著名两性关系和情感专家黄维仁博士有一句名言特别好,“婚姻中有65%的问题是无解的”。真正感情破裂的非离不可的婚姻很少,多数婚姻都是可以经过危机化解和情感调试得到挽救。在郑奕仙的工作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她认为婚姻冷静期应当有配套制度保障,不仅有当事人的“冷静”,还要有“专业咨询干预”,这样才可能更接近初衷。
郑奕仙看来,与其讨论30天冷静期的意义,不如讨论在冷静期能够做什么。婚姻里的男女提出离婚,大多数是双方关系已经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地步。没有外力介入,不改变思维模式和受害者情绪,仅凭双方独自“冷静”,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当事人钻进认知“死穴”,认为离婚了,就会解脱重生,殊不知,失败婚姻里的模式会复制到下一段婚姻,第二次或更多次婚姻的幸福感比第一次好的人,现实中不多见。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清楚,婚姻的终极目的是幸福,而幸福是自己的,与其到了“冷静期”再去被迫冷静,不如在婚姻中,培养彼此的“共情”。
“好的婚姻与坏的婚姻最大的区别之处,不在于修复尝试技能是否更高超,而在于彼此能否理解对方发出的信号,并给予积极反馈。”郑奕仙说,通过“共情”,夫妻中的另一方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被关怀的。夫妻相处,一定要满足对方渴望被看见、被理解的情感需求,在“共情”中积蓄安全感与满足感。或许在误会来临时,就会多些信任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