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先生是一代山水画大师,尤其擅长描绘峡江险水的景象。在他的山水画中,我们可见激流汹涌,水势奔腾,由此形成一个个漩涡,他以勾线的方法,生动准确地将其表现出来。他创造出的这种画法,在画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后来,很多画家都会学陆俨少画水、画漩涡的方法,然大多只能得其形,根本无法做到“以形写神”。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有无生活”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陆俨少笔下的“漩涡”,又来自哪儿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避居重庆的陆俨少一家就想着第一时间回上海。那时,急着归乡的人很多,有钱人自然可以坐飞机离开山城重庆,而陆俨少一家,则只能选择最古老、最便宜的出行方式——坐竹排。
“小小竹排江中游”之类的民歌,只能算是对于生活的一种艺术美化。在现实生活中,坐着小小竹排穿江过河,实在凶险无比。长江三峡水流湍急,到处都是暗礁和险滩,时时都有生命危险。陆俨少一边照顾着家人的平安,一边以画家的眼光、细细审视着“哗哗”迎面而来的江水。
竹排顺江而下,江水迎面扑来。水纹的变化,漩涡的形成,不同地理位置和水纹走向的关系等等,大自然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时时刻刻都给陆俨少上着最生动的绘画课。艄公,则像一位舞蹈演员,以身形的变化配合竹篙的力道,一一避开暗礁险滩。竹排周边形成的漩涡,或大或小,或急或缓,或开或合,变化无穷,让陆俨少百看不厌。
后来,有细心的美术评论家指出,陆俨少所画的水,“很多都是迎面扑来的”。其他画家,由于没有他这种生活体验,多数只能照猫画虎,根本画不出气势来。
的确,一位坐轮船游三峡的画家遇到的水,与坐竹排的陆俨少眼中的水,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只是旅游休闲,一个却是生死之大。都说“磨难是财富”,人生就是如此复杂,你所经历的坎坷,有一天或许就会给你带来丰厚回报。
陆俨少晚年,有人向他请教画水之法、漩涡之法,他仍说了这样一番话:“竹排上面不止坐着一家人,往往是两三户人家,大家都心惊胆战。现在想起这种画法的得来,真是惊心动魄呀。”
心惊胆战的经历,成就惊心动魄的艺术! 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