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石 文/摄
乡贤,是指品德、才学为家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乡贤书画(包括信札、签名书等物件),正越来越引发各地收藏爱好者的重视。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注重乡贤书画收藏的地方,才会是文脉发达之地、文化昌盛之域。
“乡贤书画”五彩缤纷
乡贤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乡贤书画收藏,可以借助“书画”这个载体,唤起更多人对乡贤文化的重视和认可,进一步挖掘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
照字面理解,我们也可以清楚“乡贤书画”的意思。不过在具体的收藏活动中,“乡贤书画”比它的字面意思内容要丰富。首先,关于“乡贤”,虽然它与“书画”相连,却并不局限于书画家。作家、医家、学者等乡贤的书画作品,都值得好好关注。其次,“书画”也并不局限于“书画”,乡贤的手稿、信札、书籍、证件以及使用过的物品等,都应该纳入我们关注的范围。
笔者曾经采访过的收藏爱好者之中,不少人就对乡贤书画情有独钟。上溪有位吴先生,专门收藏吴晗先生本人以及吴晗研究者的著作,花了几十年时间,竟然搜集到200余册相关书籍;赤岸朱先生,钟情于收藏义乌中医名家的著作及手写药方,日积月累也自成体系;有位何先生,收藏着有关义乌的各种连环画几十册,一直视之若宝……
至于我市古玩市场以及古玩一条街,都有几家专营“乡贤书画”的店面,这些经营者往往对义乌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以藏养藏,都起到了宣传本地乡贤文化、书画艺术的良好作用。
周边县市各显其能
周边县市收藏爱好者对于乡贤书画,同样热情高涨。
浦江是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历史上出过不少大画家,因此浦江绝大多数书画收藏者喜欢的,事实上就是纯纯的“乡贤书画”。夸张点来讲,吴茀之、方增先、吴山明等人的作品,在浦江都是可以当作现金流通的。
《丰安存雅》(西泠印社出版社),收集有明清以来浦江书画作品200多幅,人物山水,各体兼备,工笔写意,各擅其长。该书编者严兴盛先生说:“浦江不仅大画家多,民间也不乏翰墨高手,书画拥有众多知音。此书中的作品,大多为我本人所收藏。当然,收藏,永远在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地弘扬浦江的书画事业。”
东阳近些年收藏氛围越来越浓,一些民间机构常会举行各类收藏沙龙活动,“乡贤书画”爱好者增加很快。
永康历史上书画名人并不多,但永康人却特别珍爱乡贤作品。在永康,应均、沈高仁、鲁光等人的作品,都有广大粉丝。书画收藏者都以拥有一张乡贤佳作为荣。
兰溪的收藏爱好者,谈起书画收藏也多离不开乡贤。方增先的老家,后来划归给了兰溪管辖,所以兰溪藏家对于方增先的追捧,丝毫不比浦江人差。有了方增先这个“龙头”带动,兰溪藏家对于“乡贤书画”也日见上心。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由于义乌经济辐射力较强,周边不少收藏者对义乌乡贤的作品就比较关注,因为只要他们一得到义乌乡贤的佳作,就有义乌藏友出高价想去买。
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收藏的门道千万条,首要的还是注重学习。收藏乡贤书画,如果对本地文化知之甚少,就很难收到好作品了。
浦江藏家小张曾告诉笔者一件事:四五年前,他在义乌古玩市场看到了一副对联,书法端丽,大气磅礴。有位义乌藏家比他先留意到这件作品,也觉得对联写得好,却迟迟不敢买,因为不知书写者的身份。小张买下后,指出这是义乌清末的一位举人写的。在那位开始时不敢买的义乌藏友的多次恳求下,小张以高价转让了,对方还对他“连连道谢”。
在收藏圈,“眼力”是基础,而“眼力”,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实践才能获得。
说起“学习”,其实周边县市的收藏爱好者多数羡慕义乌,因为近些年不断出版发行的《义乌丛书》系列,对义乌文化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专业的梳理及解读。只要愿意学习,比较容易就能弄清义乌的前世今生。
单说“义乌丛书精选本”之一的《义乌墨韵》,就将汉“乌伤空丞印”、隋碑、唐砖、宋题记、元书画、明清对联等,都囊括其中。“墨韵”,包括了书画却不局限于书画。一卷在手,即能对义乌的文化传承有个大概了解。
我市文化部门牵头推出的《世泽清芬·义乌历代先贤手迹选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乌书画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等,也都是不错的学习资料。
只要留意,义乌本地作家的著作,也会给人带来惊喜。比如王曙光先生的近著《回望义乌》,就对义乌的文脉、乡贤文化进行了精彩独到的解读。
当然,我们还得在收藏实践中不断向前辈学、向行家学。就像光看书本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光看书本却从不实践也不会真正懂得收藏之道。
向书本学,向行家学,在实践中磨练,日积月累,定会有所收获。
找准定位量力而行
当然,收藏毕竟是要花费时间与金钱的,在实践中,把握住以下几点,对于初入行者,很有必要。
首先,选好收藏对象或方向,不要见什么就买什么。面对众多乡贤,如何选择应好好考量。乡贤书画,水平良莠不齐,要尽量收藏那种水平较高的、影响较大的,很多名头微小、水准较差的,基本不能考虑。精力与财力,要尽量用在关键处。
其次,扩大视野,持之以恒。智能手机时代,交流空前方便。如果只将“寻宝地”局限在当地,则很难搜集到多少好作品。事实上,很多的乡贤,正是在外地闯出了一片天地,才为乡人所看重。因此,全国举行的书画拍卖会,以及乡贤曾经的工作地、出访地等,都应该广为留意,注意搜寻信息。同时,还应广交各地藏友,尽量扩大“朋友圈”,这样,你的眼界才会越来越高,渠道才会越来越广。
第三,要有一颗“爱乡之心”。不同层次的书画作品,艺术水平自然不相同。前面笔者说的“水平较高的、影响较大的”,是就乡贤的范围来说的,假如硬要把某位乡贤的作品与那些美术史上留名的大师去比,那显然是不妥当的。乡贤书画,不能单从“价钱”去考量,更多的还应从文化传承、文脉梳理的角度去理解它们的价值。只有怀有对家乡的一份热爱、对乡贤的一份钦敬之情,才能让你的乡贤书画收藏之路越走越宽广。
最后,收藏要与“研究”相结合。乡贤书画,一般来说外地人不太会很深入地参与进来,就是说,你的收藏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研究、推广乡贤艺术人生的过程。只有这样,当地的乡贤文化、乡贤书画才能为更多人所认可、所熟悉、所传承。从周边县市来看,大家也很重视研究与宣传。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近年连续出版了不少好书,对东阳的历史文化、乡贤艺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挖掘。浦江县在几位有识之士的牵头下,近年以“众筹”的方式,也推出了一些不错的书籍,对宣扬浦江文化起到了良好作用。至于个人撰写、研究当地乡贤文化的著作,更是层出不穷,都值得藏友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