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本色自己,活出真实自我,这应当是某些职场人士难得的境界。
之所以难得,是因为这些职场人士戴着虚伪的面具骗人,自己也承受着真我与假我双重人格甚至多重人格撕裂的痛苦。
前不久,中原一个城市的市长热线电话工作人员,无意中摘掉了面具,让公众见识了其真假两幅面孔,出了糗事,成为笑谈。
这位工作人员打电话回访一位曾经投诉医院乱收费的市民,问投诉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投诉者称没有解决。工作人员说:“好的。知道了。再见。”按照正常逻辑,工作人员既然说“好的”,就意味着了解到了事情的进展;说“再见”,意味着会继续关注问题的解决并与投诉者联系。如此看来,她是一位认真负责有礼貌善待群众的好同志。可是,如果您这样看,就被她的职场面具蒙蔽了。她结束与投诉者的通话后,忘记了挂断电话,讲给同事的话暴露出了她的另一幅面孔:“为了45元钱打了仨电话,这种人不要脸,神经病一样。”她的这段话被同样没有挂断电话的投诉者听到了,录了音,发到了网上。厌恶投诉者,污辱投诉者,摘下职场面具的这位工作人员,与之前认真负责有礼貌善待群众的形象,是不是判若两人?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她呢?相信您已明白。
戴着面具欺骗民众,是政客的拿手好戏。2010年4月28日上午,时任英国首相、工党领袖布朗深入选民中,为本党竞选拉票。66岁的女选民达菲当面告诉布朗,虽然自己一直是工党的支持者,但她仍旧对工党执政期间高筑的国债及执行的移民政策、教育收费及福利制度提出了质疑。在媒体的镜头前,布朗很耐心地向她解释实行这些政策的原因。在两人约三、四分钟的谈话结束后,布朗对达菲表示感谢,并说“很高兴见到你”。之后,布朗返回乘坐的汽车内准备驶往下一个目的地,却对身边的随行人员说,刚才的对话简直就是场“灾难”,责怪工作人员不应该让这样的选民出现在他面前。当布朗的助手向他询问刚才那位选民说了些什么的时候,布朗回答说:“该问的都问了!她是个偏执的女人,还说自己过去是工党的支持者,真是可笑。”
虽然布朗与随行人员的对话都是私下进行的,但由于布朗当时身上佩戴的电视直播麦克风一直没有关闭,这些对话都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并在英国广播公司和天空电视的新闻频道反复播出,引起一片哗然,给工党的竞选带来了阴影。
达菲在得知布朗对自己的私下评价后表示自己非常不安,她说自己所做的不过是向布朗提出“大多数人都会提的问题”。达菲说,布朗应该道歉,但他不需要当面道歉,因为自己已经不想再跟布朗说话。达菲还表示,自己家几代人都是工党的支持者,这一次她原本已经填好了给工党的选票,但发生这一事件后,她将放弃投票。
要与自己认为是“神经病”“不要脸”的人说“再见”,要向自己认为是“偏执的女人”说“很高兴见到你”并“表示感谢”,戴职场面具者骗人的同时也痛苦呀。
口是心非的市长热线电话工作人员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英国首相布朗都为自己的表里不一付出了代价:
市长热线电话工作人员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扣除相应绩效工资,作出书面检查,其领导向投诉者道歉,退回多收的45元钱。
当天下午三点左右,布朗亲自前往达菲家登门道歉。在时长约45分钟的闭门对话结束后,布朗重新站在媒体面前,表示自己对上午所发生的事件感到“羞愧”,称自己“是个忏悔的罪人。”当年5月6日,工党在大选中落败。5月11日,布朗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卖瓜的不会说瓜苦。瓜甜不甜,不能只由卖瓜的说,吃瓜群众更有发言权。服务型政府建设得怎么样?公职人员是不是勤政为民?群众心中自然明白。如果对群众没有真心实意,只是戴着职场面具表演,迟早会被识破面具背后的嘴脸的。
如果想以服务大众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那么,就请拿出诚意来。靠戴着面具骗人,是不能长久的。布朗不就辞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