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7月25日电(记者夏亮)左手穿线,右手整线,不一会儿,一把羽毛球拍就在李文连的手中完成了穿线。凭着这手绝活,来自宁波慈溪的李文连得到了为东京奥运会服务的机会,成为羽毛球赛场上的一名穿线师。
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24日开赛,李文连18日抵达东京后,隔日便投入到紧张的穿线工作当中。“每天需要我们穿线的球拍在150个以上,每个球拍都要根据选手们自己的喜好。”李文连说,运动员每天都会将球拍送过来,直到半决赛和决赛的时候,他们的工作量才会降下来。
据了解,羽毛球国际大赛要求必须有穿线师,一般赞助商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顶级穿线师服务于奥运会。此次东京奥运会,一共有7名穿线师为选手们提供球拍穿线服务,47岁的李文连是仅有的一名中国人。为了方便和其他同事交流,她在来东京之前,自费请了一位英语老师,每天晚上“恶补”两小时英语。
李文连介绍说,选手们将球拍交给穿线师时,一般都有自己的要求,比如会备注磅数、用线的材质、结的数量等信息,有些选手甚至还会明确是用一条线穿还是分开用两条线。“职业球员对球线的敏感度可以通过击球来判断,因此穿线师的工作必须是稳定与精准的双结合,一丝一毫的误差或许就能改变比赛场上的局势。”
“平常球拍差不多十五分钟就能穿好,比赛球拍不能穿这么快,一般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钟。”李文连透露,因为需要穿线的球拍太多,一般送到他们手上都是随机的,但碰到中国运动员的球拍时,还是觉得非常激动。
能够为奥运会提供服务,李文连的穿线技艺已然是世界顶级,但谁能想到,这位穿线大师曾经是一名竞走运动员呢?
“丈夫退役后在宁波一所学校当羽毛球教练,我自己退役后一开始是全职家庭主妇,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也不耽误接送儿子,想着还是自己开店自由,就开了一家羽毛球用品店。”李文连说。
“当时没有机器辅助,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给客人选的球拍穿线时,主要靠自己琢磨技巧。”李文连说。等到有了手摇式穿线机,才让她意识到自己在开店过程中磨炼的穿线技艺实属不赖。
为国际赛事服务是每一个优秀穿线师的梦想,也是其发挥技艺的最佳平台。2014年11月在福州举行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李文连第一次以穿线师的身份为专业运动员提供穿线服务。次年,经过严格的理论、实际操作等层层筛选,她通过了国际羽毛球穿线师考核,成为国际级穿线师。
“其实球拍好用,除了器材本身好,穿线尤为重要。磅数精准利于球速,不走线,利于落点控制,磅数稳定,利于球员发挥稳定。高磅犹如高速开车一样,对穿线的要求更高。”李文连说,根据球拍使用者的水平、性别、年龄,每个人所适合的磅数不一样。球拍的磅数以中、低、高磅来区分。“中低磅一般在19至23磅之间,适合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挥拍时会感觉弹性很好,28至30的高磅球拍适合专业运动员。”多年的穿线经验,让李文连靠手感、声音就能大致判断出拍子的磅数。
自从成为专业的穿线师,李文连参与了不少国际赛事,也在羽毛球圈里小有名气。林丹、李宗伟、桃田贤斗等名将都接受过她的穿线服务。
此前,由于担心语言不通,李文连只将自己的活动阵地放在国内举行的国际赛事上。但是这次,她决定勇敢地挑战一次。
“我希望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拿到我穿的球拍,取得好成绩。如果他们真的能拿到金牌,等国旗升起来,我是真的会很骄傲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拿了冠军,也因为我是一个穿线师。”李文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