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人文

来观兴:戎装岁月是一辈子的骄傲

▢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文/图

一枚勋章,记载着出生入死的岁月峥嵘。一纸证书,见证着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在义亭镇车站村的铁路职工宿舍,有一位闯过枪林弹雨的中国志愿军老战士——95岁的来观兴,他在战争中留下的伤痕,铭记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来观兴,男,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荣立一等功。10月8日,记者走进来观兴家中,他和妻子如往常一样,享受着静谧时光。在客厅墙上,贴着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上面写着:贵府来观兴同志在第一期工程任务中,创立功绩,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喜报,恭贺来观兴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来观兴老人拿出珍藏的立功证书,双手来回抚摸。这是一本战时一等功立功证书,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后方办事处签发,上面记载了立功事迹、立功等级等内容。

老人身体硬朗、思维清晰。当问及他的戎马一生,老人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听着他的讲述,仿佛被拉回到那段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

主动请缨,驰援朝鲜战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调动空军和海军部队侵入朝鲜,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随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在万分危急关头,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间赴朝参战,与朝鲜人民一道抗击侵略者,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爱国运动。

来观兴是萧山人,年轻时在铁路部门工作,后被分配在义亭站。1951年,来观兴参加抗美援朝自建大队,成为一名志愿军;1953年,他前往朝鲜,主要负责军用物资的运输。除了运送各类材料,他还负责修铁路、修建桥梁等工作。“出发去朝鲜时,我们刚结婚一星期。”来观兴的妻子回忆,面对国家号召,她第一时间支持来观兴的决定。

由于部队仓促入朝,战线又离鸭绿江较近,所有运输基本靠汽车。为应对敌机夜间轰炸,后勤运输部队规定所有在朝司机一律禁止使用车灯。朝鲜北部多山,地形复杂,即便侥幸躲过敌机轰炸,夜晚摸黑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对于汽车兵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最终,物资能够运送到前线的不超过70%,粮食不到40%。在这种艰难后勤补给的状况下,志愿军却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

第二次战役胜利后,战线从鸭绿江边推进到“三八线”附近,距离一线部队最近的兵站已远在300公里之外,而志愿军在朝部队超过40万人,物资的需求量倍增,加上美机封锁,汽车已经很难满足远距离大运量的后勤补给要求,恢复铁路运输刻不容缓。在朝鲜作战的日子里,来观兴尝尽了酸甜苦辣。“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我们怕飞机轰炸,怕特务追查。”来观兴回忆道。彼时,朝鲜境内的铁路线基本被轰炸殆尽,加上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工人们只得跳到冰河里进行抢修。

“战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押运什么。”来观兴说,有一次运输雷管炸药,属于危险品。当时就被告知身上不能携带火柴,更不能抽烟。为了阻止志愿军修建铁路,敌人的飞机每天进行狂轰滥炸,志愿军运输物资的列车随时可能遭遇危机。

不怕死,怕物资不能安全运到

抗美援朝战争中,条件非常艰苦。条件的艰苦还能克服,最让人不寒而栗的还是战争的残酷。顶着枪林弹雨,来观兴和战友们经常面对生死考验。“保障物资运输是我们的使命。但我们不怕死,就怕物资不能按时运到。”回想抗美援朝往事,来观兴表情坚毅。

常年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负伤在所难免。在一次抢修铁路行动中,由于条件差、安全设备不足,来观兴直接从几米高的地方摔下来。他的左侧脑壳顿时鲜血直流,直接晕了过去。紧接着,战友将来观兴送到医院抢救。医生在伤口处缝了三针,当时留下的伤疤伴随他到现在,并且落下了经常头疼的毛病。

除了修铁路,来观兴还要负责押送军用物资。“有一次,我们押了从苏联进口的三车炸药。炸药是战争中的急需品,但也面临高风险。”来观兴说,一路上,小心押送到目的地。不能直接运到前线怎么办?用肩挑!来观兴和战友们一趟趟用担子挑到战场上。每一趟路途,大伙都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但所有人不计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为战时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实保障。“如果时光重来,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来观兴坚定地说,因为这次任务处置得当,他得到了嘉奖。

抗美援朝战争中,来观兴工作认真负责,随时做好牺牲准备。面对紧急押运任务,他二话不说,甚至饭也不吃,马上乘坐火车,在严寒中忍饥挨饿30多个小时,坚持完成任务。不仅如此,他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完成押运任务,还主动帮助兄弟部队装卸物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被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后方办事处记一等功。

朝鲜作战结束,来观兴和战友们回到国内,先后参与了宝成铁路建设等系列工作,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力量。1954年,来观兴被分配到义乌义亭火车站工作,直到1981年光荣退休。一直来,来观兴始终感念党恩,不断发挥余热,为当地建设建言献策。

2021-10-10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62442.html 1 3 来观兴:戎装岁月是一辈子的骄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