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群众的诉求,是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找敷衍塞责的借口?近日,有两条“想办法”与“找借口”的新闻,活生生地折射出了两种对待群众的态度。“想办法”的态度在群众中树起了口碑,“找借口”的态度招来了线上线下如潮的批评。
据澎湃新闻报道,广东东莞一女子求助12345热线,称当地一路口红绿灯人行道通行时间太短,年迈的母亲难以按时通过,申请人行道绿灯加时。交警调研后,将通行时间由13秒调至18秒。
时隔一天,又是澎湃新闻报道,安徽严女士的弟弟在家突发急病,全家人拨打怀远县急救中心120长达20分钟都无人接听。最后家人开车将弟弟送往医院,幸无大碍。严女士表示,院方后来致歉,说明可能是天气原因未及时接到120。怀远县人民医院负责调查的工作人员称,初步判断可能是强对流天气引发信号故障,当时值班室医生和驾驶员在隔壁参与另一起车祸事故未听到铃声。目前,医院正对电话线路和120接线员展开调查。
绿灯通行时间不足,不少地方的群众多有反映。以光洲与有“官”方面打交道碰壁几十年的教训,面对延长绿灯通行时间的诉求,交警可能用以下借口回复:
别人都没反映这个路口绿灯时间短,你咋就不能克服一下呢?这个路口是给你一个人走的吗?
全东莞1053万人,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要求按自己的需要设置绿灯通行时间,我们交警怎么处理?交通规则只能照顾大多数,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不顾大多数!
绿灯通行时间长短,是我们请专家测算过的。你懂还是专家懂?交通管理是一门科学,请尊重科学!
绿灯通行时间长短,是一项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希望你多想想怎么改变自己,而不要老想着改变规则!
把问题皮球踢回给群众的类似借口,某些有“官”部门可以信手拈来,可谓轻车熟路。然而,面对群众诉求,东莞交警没有“找借口”,而是“想办法”——调研,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将绿灯通行时间延长了5秒。
东莞交警面对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怎样尽可能地让群众满意,而不是“找借口”拒绝。东莞交警没有用“领导高度重视”回应群众,群众却能感到他们把民生放在了心上。东莞交警没有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群众却能感到他们的满腔热忱。东莞交警没有在电光火石间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只是把绿灯通行时间延长了短短的5秒,群众却从这5秒中感受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温暖,感受到了城市品位的提升。“想办法”,办的是为民的实事、好事,群众怎能不感激,怎能不拥护,怎能不爱戴!
反观怀远县急救中心的解释,就让人觉得有“找借口”之嫌。严女士转述院方的说辞,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幽默:如果真是强对流天气引发信号故障,又何必强调“值班室医生和驾驶员在隔壁参与另一起车祸事故未听到铃声”呢?电话打通了,没人接,这才是基本事实。强对流天气不是无人接听电话的原因。值班人员不在岗或值班人手不够,救命电话20分钟无人接听,险些变成要命电话,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遇到问题不查找自身原因,而是“找借口”推脱责任,连苍天都敢冤枉,这胆儿真够肥的,这点子想得真够绝的。只是,这种“找借口”的小聪明,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岂容“找借口”者满嘴跑火车!对无服务百姓诚意、有敷衍塞责口技的“找借口”者,群众怎能不反感,怎能不批评,怎能不唾弃!
谁把百姓放在心上,百姓就把谁放在位上。谁在千方百计“想办法”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谋幸福,谁在不顾百姓死活挖空心思沽名钓誉“找借口”诿过揽功,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群众支持谁,反对谁,看看谁在“想办法”,谁在“找借口”,便一目了然。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食民粟者,当多为造福于民“想办法”,勿为尸位素餐“找借口”。勤廉惰贪,百姓心中那杆秤准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