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绣湖

乌伤味道

凝固岁月好味道

邹鲁

年年有余(鱼)是人们对富足生活最纯朴的愿望。义乌传统,过年为了讨一个好彩头,是一定要吃鱼的。“鱼”和“余”谐音,过年吃鱼年年有余。

鱼冻,曾是贫瘠岁月的美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应该不陌生。一碗没有吃完的鱼放在桌子上或橱柜里,夜里的气温降到零下,鱼汤夹杂着鱼肉凝固,其色如胶似珀,竟然有了晶莹的模样,入口即化,形若果冻,俗称鱼冻。

难以忘怀的是儿时父母教导的年节吃鱼“潜规则”:年宴中,把鱼端上桌,基本上是摆摆样子,留着不吃,作为吉祥物,意味“年年有余”,这鱼多是鲢鱼或胖头鱼;也有一些义乌人,年夜饭时吃鱼,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农历正月初一),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而义乌人喜好吃鱼冻,更有“留余”的寓意。

小时候在冬季最馋的一道食物就是鱼冻了。除夕一大早,母亲便在灶台边忙碌,其中必做的一道菜就是红烧鱼。起锅时,鱼香四溢,馋得我们兄妹几人直流口水。可母亲不让我们吃鱼,说要等到谢年祭祖后再分给我们。不过母亲特意在锅里剩下一点鱼汤,让我们先过过“鱼瘾”。好不容易等到吃年夜饭,母亲用刀小心翼翼地在鱼身中间切下几片鱼肉,给每个孩子尝一小片。母亲说,这碗鱼不准动了,要留给来拜年的客人吃。客人来了一批批,这碗鱼也一次次凝结成鱼冻。等到母亲终于同意全部给我们吃,鱼冻还剩下一大半。这时的我们欢呼雀跃,一人挖一大勺鱼冻放进自己的碗里,美美地吃了起来。

说来也怪,这冷冻了的鱼,有了鲜鱼不曾有的浓郁、咸鲜、嫩滑之滋味,风味更加独特适口,一口鱼冻就一口饭,说不出的美味。冰冰凉凉的鱼冻,在舌头上打了个滚儿慢慢融化,鲜美一点点荡漾开来,形成涟漪。慢慢咽下一小口,口腔里掀起幸福的涌浪,一路凉丝丝地伴随着温润滑落到胃里,津津有味感觉超好。因为伴随鱼冻的,还有热腾腾的白米饭,寒冬就变得温暖起来。

这是有“年味”的鱼冻。

癸卯兔年春节贺岁片,莫过于电影《满江红》红满天了。在义乌,提到岳飞,不得不让人想起另一位与其齐名的人物——宗泽。他是抗金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岳飞的伯乐与恩师。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相继写到“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都将宗泽与岳飞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

义乌鱼冻,传说就是宗泽母亲发明的,因此人们也称“宗泽鱼冻”。它凝结着小时候的苦难岁月,就像时间凝结在鱼冻里,便产生了这道佳肴。

这些极平常的小吃,陪伴过我们的成长岁月,见证了一代人的艰难生活,直到今天亦然让我们去思考、去回味。其实,有时怀念曾经吃过的食物,并不是说它有多营养多健康,或许只是一份回忆罢了。鱼冻,就是一道凝结记忆于胶原蛋白里的美食。

如果有人和你说,不要吃隔夜菜,没营养,又不好吃。你可以这样说“那是你没吃过鱼冻”。

千滚豆腐万滚鱼。鱼在炖煮时,一种叫做生胶质的蛋白质溶解于水,温度降低后,凝结成冻。炖煮的时间越长,鱼肉中的蛋白质会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各种氨基酸,鲜味自然生成,鱼冻美味的奥秘正在于此。

鱼冻,凝结生活的胶原蛋白,就像人生活在希望里,成就了这道别样味道。

鱼冻的做法很简单,小时候大人也没有刻意做,只是把中午吃不完的鱼汤放进橱柜里。等待一晚,这碗鱼经历演变鱼冻的过程,一觉醒来,窗外的浓霜覆盖大地,雾飘荡在树枝间,鱼汤把鱼肉裹紧了,在孤寂和寒冷中一点点练就,大自然的寒霜和冷气成就了美味的鱼冻。

如今,鱼冻多是特意制作的,并且还特别讲究。酒店里多选肉质细嫩的活鲜草鱼、大头鱼,用此做的鱼冻,鲜美又无腥气,黏度适中,色泽晶润,是鱼冻中的佼佼者,已成为餐桌上一道记忆美食,但却没有了儿时鱼冻的年味了。

2023-02-20 邹鲁 乌伤味道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16599.html 1 3 凝固岁月好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