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疾病愈发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表现,由此导致的脂源性胰腺炎也逐渐增多。
来自云南的赵先生今年39岁,近期就因为天天夜宵“烧烤+啤酒”,突发腹部绞痛,紧急送往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后经抽血检测,居然抽出一管“牛奶血”,情况十分危急。“当我看到血液的时候都惊呆了,以前只在新闻上看到过,没想到竟然会发生在我身上……”回想起入院时的情景,赵先生仍心有余悸。
昼夜紊乱、吸烟喝酒、饮食不调、能量摄入过高、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许多现代人的生活基调,赵先生也不例外。尤其最近天气炎热,每天下夜班后,他总喜欢与同事们相聚大排档,吃吃烧烤、喝喝啤酒,好不惬意。
有一天,赵先生与往常一样在下班后开启“夜宵模式”,但刚吃完没多久,他就觉得肚脐上方持续性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后背部放射性疼痛等症状,无法自行缓解。看着痛苦难忍的赵先生,同事们赶紧将其送进杭医附属义乌医院急诊室。
一进入急诊室,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本以为就是普通肠胃炎,但赵先生的抽血结果却令所有人震惊——其血脂高达28mmol/L,而正常甘油三酯值仅为0.4mmol/L-1.7mmol/L。不仅如此,其血液呈粉红色且分层很快,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层白色物质漂浮在最上面,静置后变成“黄油”模样,也就是俗称的“牛奶血”。随后,医护人员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最终诊断赵先生为脂源性胰腺炎。
杭医附属义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蔡启茂表示,脂源性胰腺炎进展迅速,较容易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而一旦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其病死率高达30%-40%。鉴于情况危急,赵先生立即被收住入院作进一步针对性治疗。经过一周多的对症治疗,赵先生的症状得以好转。
蔡启茂介绍,对于脂源性胰腺炎患者来说,除了要接受规范化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腺分泌、大量补液防休克、酌情抗感染、止痛、营养支持等)以外,还要重视去除引起高甘油三酯的原发和继发因素,迅速降脂,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脂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蔡启茂建议市民应调整饮食习惯,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另外,鉴于该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链接:什么是牛奶血?
“牛奶血”俗称乳糜血,即泛着浮油的血,血浆呈乳白色或者浑浊状,提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产生“牛奶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其中抽血前的饮食不当是常见诱因。如果患者抽血前进行大量高脂饮食,特别是煎炸、烧烤等食物,就会导致血液中乳糜微粒增加,血脂明显增高,从而出现“牛奶血”现象。
全媒体记者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