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接第四版)

收支相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4年起,工伤、失业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不再纳入本级社保基金预算。

(1)收入预算

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期36.43亿元,增长6.1%,主要是预计利息等其他收入较2023年增加4.58亿元。主要收入预期情况如下图:

(2)支出预算

2024年,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8.09亿元,增长12.9%。主要支出安排情况如下图:

(3)基金结余

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滚存结余183.02亿元,剔除工伤、失业保险基金后,滚存结余177.86亿元。2024年,社保基金收入预期36.43亿元,拟安排支出48.09亿元,社保基金当年收支缺口11.66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统筹试点基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土地流转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社保风险准备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当年收支已不平衡,缺口17.36亿元,通过动用历年结余予以安排。2024年预计滚存结余166.20亿元。

5.财政专户及单位资金收支安排情况

2024年,全市财政专户及单位资金收入预期7.30亿元,拟安排支出8.46亿元,主要用于教育系统、工商学院、殡仪馆等列收列支单位支出及慈善基金、粮食风险金等专项资金支出等。收支相抵,全市财政专户及单位资金滚存结余6.44亿元。

6.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目前,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24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6.46亿元,其中提前下达一般债券2亿元,已落实至“义乌高架站房建设工程”;专项债务限额24.46亿元,待债务转贷收入下达后落实至对应项目。

7.政府投资项目安排情况

2024年,安排续建项目建设资金17.74亿元,在确保全市续建工程有序推进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新建政府投资项目预算2亿元,用于全市新上政府投资项目开工建设。

8.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4年,上级财政部门提前下达我市的返还性及转移支付资金已按实际项目用途、支出科目及金额安排支出23.92亿元。

9.预算提前下达情况

为保障部门正常运转,根据《预算法》相关规定,在2023年预算草案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已提前下达部门基本支出、上年结转及城市管理、政策兑现、社保基金补助等急需项目。

三、街道预算编制情况

根据《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和《中共义乌市委关于转发〈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各街道办事处在通过人大代表恳谈会等形式征求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事组织员和其他有关方面意见基础上,科学编制2024年度预算草案,纳入市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提交市人代会审查。

四、2024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24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义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历届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义乌再造新辉煌征程上坚决扛起财政担当。

(一)强化预算管理,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千方百计抓收入。强化财税沟通配合,深入开展税源分析预测,在落实减税降费基础上确保“应收尽收”。协同自规、建设等部门科学谋划城市有机更新,全力推进重点地块土地招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资源倾斜,增加财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想方设法控支出。按照“以收定支、有保有压”原则编制年度预算,最大程度优化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优先安排“三保”、债务等刚性支出,并向重大、民生政策倾斜。牢固树立“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理念,继续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审慎把关新上项目和新增政策。多措并举问绩效。健全预算全过程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将财会监督和绩效管理嵌入财政资金使用全流程,切实开展“事前评估、事中跟踪、事后应用”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并持续深化财会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监督的融合贯通。

(二)保障重点支出,积极助推经济社会回升向好。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及年度计划做好综合研判,可持续保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助力经济活力释放。用好政策组合拳。实行全市财政扶持政策目录式、动态化管理,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深入支持稳外贸、促消费、“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行、工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助推经济提质增效。

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改革。牵头抓总推进百万家庭奔富三年行动计划,锚定“2023-2025年中等收入家庭占比至少上升三个百分点”总目标,谋划打造财政标志性成果。重点推进出生缺陷补充保险保障改革、灵活就业安心险、乐业义乌等具有我市辨识度的创新型改革项目。

(三)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打造财政标志性成果。推进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密切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加强启运港退税试点风险防范。深化调查研究,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义乌国际陆港集货揽货能力,提升开放能级,助力激发全国外贸新动能。推进财务监理制度试点。紧抓试点项目施工图预算等关键节点,充分发挥财务监理理念优势、制度优势和技术优势,持续提升稽核评审质效,跑出项目评审“加速度”,加速企业资金回笼。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在承接省财政厅政府采购“一类事”改革试点基础上,探索平台“电子合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功能,完善政府采购数字化应用基础设施闭环,打造惠企利民的政务服务场景。

做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健全完善惠企政策全过程直达服务机制,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一体化。拓展一网通服平台利民政策管理服务功能,探索合同履约监管与绩效管理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分配效率。

(四)严抓风险管控,坚决守牢安全运行底线。兜牢“三保”保障底线。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优先支出顺序,完善“三保”运行动态监测机制,严防资金支付风险。严守财政安全底线。密切关注收入实现情况,及时制定应急预案,防范化解财政赤字风险。加强库款管理,监控大额、重点项目支出节奏,避免出现资金支付风险。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压实责任,从严审批新上项目立项,科学合理把握投资节奏。

2024-03-01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3395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