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群言堂

华堂幽思沐古风

杨光洲

书圣后裔书写“羲之家训”——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村,不大,但有崇山峻岭护佑,清湍激流映带。置身其中,不由得感到生活的脚步放慢,岁月的时针回拨,处处可见自然而然的率真。

村,古老,八百余年聚族而居的历史,尚不足以说清缘起,探寻血脉要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前,其先祖对名利的抛弃,与对生活本真的追求。

村,文静,因先人隐居肇始,淡泊无争,便成了村的DNA因子;而祖上在中国艺术史上矗起的巅峰,又使后代钟情于丹青,村便得名画堂。

然而,蕴在骨子里的文化,又岂止毫素纸墨?画堂,画堂,叫着叫着,又有了灵魂的飞跃——华堂。

2024年4月,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我参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循迹溯源·运河文化绍兴行”百余名文化记者采访调研活动,走进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采风。

不到半天的采风,使我很难对华堂全貌有详尽的描述。然而,在这里,我分明感到一股清俊通脱之风。此风足以吹散尘世的喧嚣,让人宁静致远。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但这股清风带给我心灵按摩的舒爽,却令我难忘。

翻阅古籍,探索这股清风的历史轨迹,补记在华堂村只鳞片爪的感觉,确实是一种精神享受。

话得从王羲之说起。

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即在兰亭与少长群贤一觞一咏,写下天下第一行书之后两年,王羲之终因不堪忍受官场狗斗,于父母墓前发誓不仕,辞官归隐山林,落脚在剡东金庭瀑布山(今嵊州市金庭镇)。

没有了官场的压抑,对于在此的生活,王羲之颇感惬意。他在给好友谢万的信中写道:“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如?”

寄情山水,教子持家,含饴弄孙,昔日公务缠身的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如今无官一身轻,咂摸着生活的本味,何等闲适悠然!

六年后,书圣驾鹤仙去。至王羲之第二十六世孙王弘基,始率族人聚居于距金庭约一公里的华堂,至今已历八百余年。子子孙孙繁衍,书艺与思想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与许多文化名村一样,华堂文化遗存丰富。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为代表的“十庙十庵十祠堂”,无声地展示着华堂的文脉;古宅、牌坊、老铺、池塘、水井、台门,以及穿村而过的潺潺平溪,黑色鹅卵石街巷,让人穿越时空,浸润在历史文化与古朴悠远民间烟火气息中。游人在此驻足,学者在此思考,文化记者们在此凝眸传统,审视现代……此华堂之“有”也。

与许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村子不同,华堂村没有旅游热点的喧嚣。在这里,听不到商贩“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吵,闻不到弥漫大江南北景区“油炸臭豆腐”的臭,也看不到“争创”哪级先进的标语口号。华堂人于名利似乎不大“开窍”。全国170多名记者集体走进华堂,这在其他热衷于宣传造势的地方,岂不是求之不得的“机遇”?然而,当记者们走进华堂时,既没有看到“热烈欢迎”之类的大红横幅,也没有村干部挤在身边聒噪“政绩”,见到的只是几位老人闲坐在书圣牌坊下享受着春光暖阳,听到的只是导游专业的讲解。不偏执于名,不偏执于利,此华堂之“无”也。

因有底蕴而淡泊,因无偏执而从容,华堂的文化气质,无矫揉造作的掩饰,有自然而然的性情流露,这不正是东床快婿怡然自信的赓续吗?

水因落差而流,气因压差而风。他处的追名逐利,让华堂的淡泊从容更如一股冲破浮躁的清风,令人神清气爽。这股清风,来自其祖上的魏晋气度,当然,早已去除了当初求索时的种种怪诞糟粕,而保留了崇尚本真的性情精华。

淡泊从容无争的处世态度,会不会让村中事务难以管理呢?汩汩流淌的平溪,讲述着令人信服的故事:

500多年前,王羲之三十六世孙王琼之妻石氏,为方便村人用水,变卖嫁妆,从村外引平溪江清水入村,筑起长357米穿村而过的水圳。这条水圳至今仍滋润着华堂人的生活。一股清流数百年不腐,奥秘在于大家都根据生活规律安排用水。《水圳公约》规定早上6点前后在此淘米洗菜,中午可以洗汰衣服,而下街头一潭(最后一个埠头)专供洗马桶。从古至今,村民们自觉按规矩在自家门前屋后取用清水,恪守公德,决不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听着平溪水流的吟唱,踏着黑色鹅卵石泛着的幽光,记者们来到一处老房子前。老房子的主人王伯江是王羲之的第五十四代孙,年届九旬,是位退休教师,平日以辅导孩子们习字为乐。

记者们的到来让老人高兴。得知一位女记者来自四川,他欣然为之题写“致远”。一位记者用他的笔墨写了一个“惠”字,老人不禁叫好。当这位记者又写一个“风”字时,老人又如教导晚辈般关照道:“左边要写小一点。”求字者不断,老人翰墨待客,来者不拒,用笔纯正,结体巧妙而自然,尽现右军笔意,毫无世俗丑书“大师”故弄玄虚做作之态。

文明是一种血脉的延续。华堂的文明村风,不就包含着淡泊、从容、求真的魏晋气度吗?

华堂,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期待着与你再相逢。

2024-07-12 杨光洲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71674.html 1 3 华堂幽思沐古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