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宁波一企业向350名员工发放了每人500元的“敬老金”礼包。这是公司专为员工父母准备的新春贺礼。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外务工,一年到头难得回家。公司给员工父母发福利、送祝福,让他们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短评:员工与企业是劳动合同关系,但这并不排斥感情的存在。相反,融洽的感情能使企业与员工双方受益。给员工父母发“敬老金”,就是企业拉近与员工心灵距离、沟通感情的一个创举。谁没有父母?你尊重我的老人,就是给我以很大的尊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作为员工,企业给我尊重,我当然要在工作中回报企业。企业与员工感情的良性互动,最终会转化成生产力。那些常抱怨员工不好管理的企业,面对给员工发“敬老金”创举,不妨想一想:我对员工有哪些温暖的投入?冰霜雪雨,岂能有姹紫嫣红的回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使企业春风永驻,请从温暖员工开始。
今年春节前,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喊”商户店外摆摊:1月19日至2月17日,允许外摆经营。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表示,这并不是该县第一次实行临时外摆,临时外摆主要为了方便市民购物,同时促进商户营收。
短评:在不少地方,城管与摊贩常上演“猫捉老鼠”的活报剧。过度执法常让人怀疑城管执法的目的。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动“喊”商家到店外摆摊,以实际行动亮明了执法的目的:为人民服务。摊贩摆摊是为了生活,天经地义;行人需要畅通的道路,无可厚非;市容观瞻及秩序不应因个别人受到妨碍,合情合理。但是,当摊贩、交通、市容、秩序发生冲突时,城管执法如何做到公正合理令人信服?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做法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取最大公约数。春节前后,允许商家店外摆摊,既方便了百姓购物,又活跃城乡经济,增加商家收入,绝大多数人对交通、市容、秩序一时的让位,能够理解宽容,有何不可呢?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法的指向才不会偏呀!
夫妻离异,孩子的压岁钱归谁?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这样的压岁钱“分配”案件。法院认为压岁钱应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
短评:长辈给未成年人压岁钱,这一行为在法律上是赠与,当然应归未成年人所有,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为什么有的父母会认为这笔钱不应归未成年人,而是应当归家长呢?因为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孩子是我的,孩子的一切也都是我的。这里的“一切”,就包括压岁钱。这种想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民事权利与生俱来,包括财产权。孩子虽未成年,但是,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民事权利,有接受赠与的权利,所以,压岁钱应归孩子所有。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帮助孩子保管压岁钱,但这不意味着压岁钱就归家长所有。帮孩子保管压岁钱,是家长对孩子尽监护义务,而不是剥夺孩子的财产权。压岁钱应用于孩子的成长。如家长有不当行为使压岁钱减损,还应赔偿。受尊重的孩子成长更健康。父母要尊重孩子,而不应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产。
据央视新闻报道,春运期间,又一例高铁霸座引起舆论谴责。在G2384次列车上,一名从上海虹桥前往武汉汉口的女子,只购买了从虹桥至常熟的车票,后续到汉口的车票并未购买成功。在列车从常熟开出后,女子拒不让座。民警对女子口头警告无效,强制将她带离现场。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该女子被南京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短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霸座,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行为,破坏的是被公众所认可的公平秩序,侵害的是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的是国家法律制度,当然要受谴责,当然要被制止,当然要被处罚。霸座者以为脸皮厚就可以通吃,胳膊粗就是有理,跟公序良俗耍赖,与法律规章较劲,堪称文明法治社会小丑矣。妄自尊大者,收起你的“狂”“蛮”“横”,放平心态,好好做人吧!
据新华社报道,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将于2月8日正式实施。新国标规定,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海萝胶、偶氮甲酰胺等经过调查不再具有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不得在各类食品中使用。罐头类食品中不得使用防腐剂,主要涉及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及其钾盐、稳定态二氧化氯等食品添加剂。面包、糕点以及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中不得使用防腐剂脱氢乙酸,且着色剂柠檬黄不再允许在蛋糕夹心上使用。
短评:食品添加剂新国标的颁布,对构筑舌尖上的安全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标准要从纸面走到舌尖,还是离不开落实。新国标是一个新起点。要不偏离新国标的指向,执法监管者与生产者、经营者都须先学习新国标,严格执行新国标。消费者也应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与新国标要求,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自觉革除选择食品时过度“好色”的陋习,举报违法添加行为,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取些唾液就能通过基因检测出孩子有哪些天赋,准确率可达到99.7%。若以此为依据确定培养方向,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捷径。当然,要检测并获得报告,需要支付几百元甚至数千元。这是骗子挖的新陷阱。专家强调,正规医疗机构根本就不提供“天赋基因检测”。目前科学界对绝大多数基因的功能并不能完全搞清楚。
短评:天赋是存在的,但是,基因与天赋的对应关系,需要建立在大规模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基础之上。这种调查统计,绝非个别人所能完成。目前,人类尚无此数据库。所以,取唾液测基因定天赋就是骗局。退一步讲,天赋对成才确实有作用,但是,天赋只是成才的条件之一。以天赋“框死”孩子的成才方向,其实是一场以孩子前途下注的赌博。爱子心切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千万不要迷信伪科学,好心害了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