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金溪文苑

庐山恋

方争游

《庐山恋》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于1979年拍摄、1980年公映,由黄祖模执导,张瑜、郭凯敏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回庐山游览观光,与中共高干子弟耿华巧遇,两人一见钟情并坠入爱河的故事。

《庐山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至今它保持着全球电影放映场次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世界纪录。很少有一部电影,能重新定义一座山,《庐山恋》做到了。而我最早是从课本上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才知道有庐山的。看了《庐山恋》后,更加激起了我对庐山的美好向往,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未到过庐山。

《庐山恋》是新中国电影中最早出现“吻戏”镜头的影片,并通过时尚服装和大胆发型,把女性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时隔数十年,再看《庐山恋》,还是为她的明媚所打动。当然,也许对80后、90后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对60后、70后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就像乞丐突然有机会享受了一次五星级酒店大餐,你说还能忘得了吗?

这样的比喻绝对不过分。60后所处的年代,缺吃少穿,当时提倡越苦越光荣,越穷越光荣,吃得好,穿得好,是资产阶级生活,要不得。女孩子穿裙子、烫头发问题是很严重的,轻者挨批斗,重者会被打倒。可是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即使再穷,恋爱也是要谈的,不过那时思想很传统,要受很多旧思想的束缚,感情处于饥渴、压抑、渴望当中,《庐山恋》的上映,正如给渴望人间美好爱情的青年男女下了一场“甘霖”。

回想自己的恋爱史,似乎成了旧思想的牺牲品。好像谈恋爱是见不得人似的,和战争年代做地下工作一样,偷偷摸摸。我们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恋爱时生怕别人看到,走路时,看见有人,就一前一后,保持一定距离。那时没有公交车,两家相距20多公里,骑自行车时,她坐在后面,快到村庄时,怕人看见,就叫她先下车走一段路,她有点不愿意,到现在还耿耿于怀。结婚时,不要说新娘要穿婚纱,就是结婚照也没有拍呀,连结婚证上都没有结婚照。想想也真是可笑,总感觉有点对不起人家。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口袋里确实也没钱谈恋爱,更没有钱浪漫。我清楚地记得结婚还借了40元钱。酒席是在家里摆的,份子钱平均五毛。那时时兴送画,几个人一拼,在画的左下角空白处写上“某某结婚之喜”,右下角写上恭喜人的名字,份子钱随画送,但要扣除买画的钱,实际上,你收到的份子钱,平均每人还不到五毛钱。

结婚后,看到了《庐山恋》,眼睛一亮,原来恋爱可以这么谈,可以穿得这么漂亮,可以这么浪漫,可以这么美好,想想真后悔。我们也有山、有水、有风景,怎么就不能和他们一样轰轰烈烈谈一场没有束缚的自由恋爱呢?但时间不能穿越,后悔是没有用的,女人是需要有仪式感的,我总感觉有点对不起她。欣慰的是,她知足常乐,并没有怨我,反而乐滋滋的。

婚后不久,喜得千金。取什么名字成了一道难题。我父母没有什么文化,给我取了一个土不啦叽的名字。幸好上学后,遇到一位有才华的女老师,她说:“你这个名字太土了,我帮你改一个。”于是老师主动给我改了两个字,既好看,又好听,还有意义,独一无二。

虽然名字只是个符号,但也是人生当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在女儿出生后的那几天里,一有空我就查字典,还征求有文化的亲朋好友意见。著名作家池莉为她女儿取名也是绞尽脑汁,她丈夫姓吕。跟谁姓,夫妻俩纠结了很长时间。最后将女儿取名为“吕亦池”,寓意是姓吕也姓池,姓池也姓吕,顺反读都有同样的意思,真是绝了。

我希望女儿是天使,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能在她身上实现,把取个好名字,作为人生的基础、人生的起点,希望通过取个好名字,比别人跑得快,飞得高。所以备选名字取了一大堆,但始终定不下来。看了《庐山恋》后,我被影片里的美人、美景和恋爱故事所吸引,仿佛看到了希望,这就是我想要的,所以坚决否定了原来所有的备选名。我很希望女儿能成为像电影里的女主角张瑜那么漂亮,那么有才华。

那时,时兴取单名,我毫不犹豫取了个“瑜”字,寓意女儿将来成为像张瑜一样漂亮的电影明星。我把愿望放在心里,不敢说出去,怕不灵,被人家笑话,所以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取这个名字的意义。女儿从小到大,做父母的就没有操心过,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成为村里首个女子本科生。虽然没有成为明星,但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我为此而自豪。

我还有个愿望,希望在有生之年,全家能到庐山一游,看《庐山恋》电影,望庐山之美景,讲取名之故事,来一场真正的、美丽的庐山之恋。

2023-05-11 7 7 今日开化 content_341070.html 1 3 庐山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