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金溪文苑

开化山河演义之

三藩之乱与讴歌岭

范友谊

一六七四年五月二十八日,衢州府衙。浙江总督李之芳甫至衢州,即召集周边府、县一众官员,商议耿藩叛乱应对之策。

李之芳道:“衢州知府雷经,御敌无方,致使贼将马九玉出仙霞关,屯兵城南九龙山,朝野震惊。今革去知府之职,交由刑部论处。衢州暂交由王弘仁署理,待上报朝廷后追认。”大堂内,静寂无声。王弘仁,盛京辽阳人,时在湖州知府任上。因熟悉耿精忠用兵之法,又为汉八旗,深受朝廷信任,故李之芳推荐其转任衢州知府。

“赏罚分明,方能服众。开化县令崔华,城陷后五日,即率民团收复之。行动迅速、身先士卒,堪称表率。某将与中丞田大人联名上书,奏达天听!”李之芳欣慰地望向了崔华。众人随着总督大人的目光望去,但见崔华低头不语,恭立在大堂一角。崔华,直隶平山人。华,即华山。华山山形宛若一朵莲花,又有宝莲灯之传说,故崔华取字莲生,自号西岳。

“耿贼兵分三路。西路白显忠欲取广、饶,中路马九玉威逼金、衢,东路曾养性意在温、台。挫其锐气、折其兵锋,诸位计将安出?”李之芳问道。“温、台地近福建,温、台稳固则福建动摇。为今之计,我军应增援温、台。”一温州官员道。“不然,温、台与闽虽近,中间却群山阻隔。自古闽浙往来,以衢之仙霞关为要。守住衢州,一则可断耿贼增援之路;二则可防敌三路汇作一路。”崔华上前道。“嗯,莲生所言甚是。今日事势,所争在衢,上游失则全浙动摇,江淮以南皆不能安枕。我方需深沟高垒,全力固守衢州。待形势有变,出一奇兵封锁仙霞,则耿贼必败!”李之芳一锤定音。

七月,马九玉令其弟马朋率兵再攻开化。马朋吸取前番开邑得而复失之教训,先破周边之民团,继而一举拿下了开化城。崔华不得已,越讴歌岭,北走遂安。

讴歌岭,又称讴岭,为县城与北部乡镇往来之要冲。讴歌岭坡道和缓,周遭层峦叠翠,旅人往来其间,不禁踏歌而行,因故得名。岭上有菩提庵,建于明万历年间,内藏有南京工部尚书汪庆百所请之《南藏经》,总数达五千六百三十卷。马朋自占开化县城后,为防清军反扑,认为守县城必守讴岭,遂在岭间凭险设守,重兵盘踞。

一六七六年,闽南一带为郑经所占,耿精忠后院起火,已无心于浙江战事。三月初九,李之芳拨兵卒千名,随同崔华再度杀回开化。

得知崔华领兵南下,马朋不敢怠慢,亲上讴歌岭巡视。不经意间,马朋又走进了菩提庵。“祖慧大师,闻说贵庵藏有《南藏经》,可否借在下一看?”马朋道。“汝亦愿皈依佛法?”祖慧问道。“大师可知当今处于中际,释迦佛虽仍当道,可弥勒佛即将降生,不久的将来,弥勒佛必将掌控世界。在下再信那佛教,又有甚用?”马朋轻蔑地答道。“此等白莲教义,实属异端邪说,还望施主万勿沉沦其中。”祖慧劝慰道。“唉,大师怎可说白莲教为邪教,依在下看来,佛教才是邪教!”马朋笑道:“来人,取火来,如此多的邪经,不烧遗患无穷。”“施主,万万使不得!使不得!”说着,祖慧大师几步上前,拦住马朋。马朋见绕他不过,抽出刀来就是一刀,祖慧大师应声倒下,血流如注。“妖僧!”马朋骂道。马朋将火把丢入藏经阁内,随即熊熊大火映红了讴歌岭。

崔华见讴歌岭头火光冲天,心下已知不好,遂集合人马,誓师动员。面对着千余兵马,崔华朗声道:“开邑陷敌,已一年有八个月矣!耿贼暴虐,开邑百姓,苦不堪言,此其罪一也;今朝降清,明日叛乱,反复无常一小人,此其罪二也;传播邪说,华夏文章典籍,多被焚之一炬,名曰兴汉,实乃灭汉,此其罪三也!有此三罪,人神共愤!众将士听令,即刻出发,光复开化!”

马朋见清军声势浩大,只得弃守讴歌岭与开化城,初一交兵,即佯装溃败,又在华埠孔埠一带布下埋伏。待清军追至孔埠,气势已去,加之陷入包围,再度败下阵来。马朋随即回兵北上,重据开化城。

八月,康亲王杰书率援兵来到衢州。杰书采用李之芳之策,一举攻克仙霞关。盘踞在九龙山的马九玉见退路被断,仓皇撤营逃离。眼见大势已去,马朋亦撤离开化,最终被斩杀于开化边境之白沙关。

2023-05-11 开化山河演义之 7 7 今日开化 content_341071.html 1 3 三藩之乱与讴歌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