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天海

在我珍藏的相册里,存放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的右下角写有简易的文字,清晰可见。字是照相馆里师傅在印照片时写上去的,一行是“同学留念”,另一行是“65.9.5”,是拍照的日期1965年9月5日。相纸上还清晰地标识着拍照的地方是“舟山烈士陵园”。

这张照片珍藏58年了,整张照片没什么泛黄,照片上的人物面貌依旧清楚。昔日少年今日翁,光阴似箭太匆匆。尽管岁月如流水般不断流淌,但带不走这深刻的记忆。

1965年,舟山师范学校新招两班师范生,65(1)班52名学生为历届生,65(2)为应届生,就是刚从初中毕业考取的学生。这两班学生是舟山师范学校在上世纪60年代最后招收的一届学生。65(1)班是从历届初中毕业或未毕业的社会青年中招收的,他们多数是在农村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也有少数女同学在农村小学代课,家庭出身好,劳动或工作表现好。这班学生先由公社或公社中心小学推荐,再参加招生考试,然后视考试成绩录取,这也是舟山师范学校一次招生制度改革尝试。

1965年9月5日,那天是星期天,开学后的第一个休息日。在学校大门口,65(1)班的10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说去舟山烈士陵园走一走,看一看。那个年代很少有休闲的地方,舟山烈士陵园在定海的北门,离舟山师范学校不远,走过北门一条小街就到了。

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上方镌刻着“海山增辉”,是由郭沫若题写的,笔画刚劲有力。迈着台阶,逐级而上,四周青松翠柏遮天蔽日,到了一个广场,这里是每年清明节团体瞻仰烈士,悼念先烈列队的地方。

广场上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是用白色的大理石建筑的,镌刻着“向烈士致敬”五个大字。石碑后面安放着烈士的坟墓。环境清静,空气清新,有一种肃穆感。我们10个同学自动列成一队,逐个瞻仰着烈士,很多战士为解放舟山群岛而牺牲。也有许多战士在国防建设中献身,让人肃然起敬……

瞻仰后大家再次来到庄严的“向烈士致敬”石碑前,相互谈起了感受,舟山人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这些先烈奋斗的结果,我们这班人再次有入学的机会,必须要珍惜,努力学习好师范各门学科,毕业后做个好教师,为舟山的教育贡献力量。当时班长提议10个同学拍照留念,于是,叫来了在舟山烈士陵园专门拍照的师傅,给我们拍了照。这是进师范后拍的第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模样纯粹是在乡村参加劳动的青年人,黝黑的皮肤,穿着随便,西装短裤加背心,塑料风凉鞋或者是解放鞋。当时我捡到了一份丢弃的当天《舟山报》,来不及看,卷着拿在手里,靠边上一站就被拍了照,那年我刚好18岁。

看着这张照片,我就回想起1965年,舟山师范学校实施半农半读新的教育模式。我们班于1966年上半年开学,搬迁到朱家尖冷湾分校,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即种植棉花),践行半农半读的教育模式。

上半年正值农忙时节,分校基本上是不上课的。那时,最艰苦的劳动是用大钉钯掏棉花地(土地是顺母农场划拨给学校的)。这样的农活,全靠男同学来干,然而,也有几个体力强壮的女同学,跟着男同学一块儿干。碰到僵硬的地块更是费劲了,上午干得一身汗,下午又是一身汗,一天干下来,许多同学的手掌心都磨起了血泡。但是,这班学生不会叫一声苦,也不会叫一声累,因为都是来自农村,多数同学家境贫寒,从小能够吃苦,热爱读书,又能干农活。晴天,我们扛着工具上地头干农活;雨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进行学习。

劳动、学习、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也有乐趣。晚饭后,风琴声、二胡声、笛子声,还有歌唱声回荡在冷湾的海滩,飘荡在广阔的棉地上。也可走上教室后面的小山坡,坐在岩石上,望着前面的海,闻着身边的栀子花,清香爽神,一切疲乏都会消逝……

夜学习的哨子声响了,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晚上8点半后电灯断了电(电是从附近的村里接来的),就点汽油灯,继续上课学习。学校没有活动室,也没有运动场,后来,我们利用一块空地建起了篮球场,上面铺一层煤渣,经常与老师或农场职工进行篮球比赛。

棉花地间管理任务是很烦杂的,删苗、补苗,锄草,松土,施肥,整枝,喷农药治虫等。治虫,一般是在七八月份,选择晴朗天,近中午时光,待枝叶上的露水干了方可进行。那时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感到火辣辣的,农药的气味刺着鼻孔,戴上口罩闷得喘不过气来,热气,农药气味,加上需用力气,豆粒般的汗珠不断地滚落下来,真是“汗滴禾下土”,浑身湿漉漉的,肩膀磨得红通通的,这样一天的活干下来,使人感到精疲力尽……

农活忙了,没有了休息日,整天钻在棉地里进行劳动。我们这班同学吃苦耐劳,朴实、团结、乐观,还自编文艺节目去附近村里演出。

棉花地间管理一直坚持到10月份,棉花可以收摘了,挂在棉花枝干上的一只只棉桃都绽开了笑口,在阳光下一片白茫茫,闪着耀眼的光亮。学校安排65(1)班的班干部仍然留在顺母冷湾分校,摘棉花,拣棉花,晒棉花……

11月份,没等棉花收完,我们七八个班干部也被撤回到定海本校,参加所谓的“文化大革命”……

之后,学校基本是“停课闹革命”,直至1968年12月份毕业,离开学校。

退休了,时常凝视着珍藏了58年的“同学留念”照片,想念着舟山师范学校,像一盏灯点亮了我的人生。有时也傻傻地想“为何只许春回去,却不容我再少年”……

2023-08-23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7900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