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云和湖副刊

时光里的浮云大桥

何家卫

在繁华喧嚣的城市里,天上的浮云在缓缓移动,而浮云大桥则静静地横跨于浮云溪两岸,宛如一位坚定而沉稳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浮云大桥位于云和县城东部,北接中山路和解放街,南经仙宫大道直通丽龙高速公路。因其悬索桥梁的设计,形似彩虹,曾被市民们形象地称为“彩虹桥”。桥长95米,宽35米,设有双向四车道、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自2006年通车以来,即成了当地市民出行的首选要道,更是“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下连接内外的关键性桥梁。无数“中国木制玩具城”的精美产品从这里发往各地,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近二十年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几乎每天都骑车路过这座大桥,也常在傍晚时分漫步其上。每一次走近大桥,我都会用脚步丈量她的长度,用目光领略她的宽度,用双手触摸护栏的脉搏。春夏之交,暖风轻拂脸庞,带来温柔的慰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秋冬之际,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似乎能将心中积攒的所有烦恼和疲惫吹散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片安然。

每一次驻足观赏,浮云大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但她总是平静而从容地承载着一切;桥下的流水潺潺作响,犹如为大桥谱写着一曲永恒的乐章。极目远眺,桥的东边有外滩人家、九曲桥和“云和八景”之首的狮山景区。夜晚时分,狮山顶峰的文殊塔灯光璀璨,与浮云大桥交相辉映;而西边的浮云溪中间,有一座美丽的小岛,绿树成荫,点缀其中。西南方向的“四季花田”里,郁金香随风轻轻摇曳,如同在向浮云大桥点头致意。即便是天上的明月,也像是特意为她点亮了一盏明灯,陪伴她度过每一个宁静的夜晚。

自大桥通车后,无论阳光灿烂,还是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浮云大桥始终横跨在浮云溪上,初心不变,肩负使命,默默地奉献。她守护着每一位来往的过客,承载每一辆车的前行。岁月悠悠,时代变迁,桥梁的外观也在悄然更新,焕发出全新的姿态和魅力。这些年来,尤其是在每个春节前,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仔细对比,就能发现浮云大桥总会展现出不同的景观。

当年,浮云大桥披着一件单薄而陈旧的蓝色漆衣,那是她最初的模样,简单而质朴,却充满坚韧与执着。然而,随着桥体漆层受风雨侵蚀而剥落,以及人们对美感和文化内涵的更高追求,这座大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几年后,在每年春节来临之际,能工巧匠们一般会通过吊篮或者搭架悬空作业,对这座弧形桥梁进行铲除旧漆,并重新涂上一层蓝色新漆,仿佛为她披上一件充满温情的蓝色外衣,也如同过年时为一位长者换上一件新衣裳。那湛蓝的桥身与水天一色,和谐共生,宛如在迎接游子回乡团圆,欢度新春佳节。

我们至今仍清晰记得,在2021年至2023年的每个春节前夕,浮云大桥都会准时迎来一场华丽变身。勤劳的工匠们为她换上了过年的新装,并挂上一排排小红灯笼。近处观看,红灯笼精致而喜庆,每一个都透着浓浓的年味;远处遥望,则形同一个个红透了的小柿子,象征着圆圆满满、事事如意。

每当夜幕降临,浮云大桥灯光闪烁,色彩斑斓,恍若繁星点点,增添了温馨与浪漫的气息。站在满月星空下,大桥往往成了人们“低头思故乡”的地方。栖息于浮云溪小岛枝桠间的白鹭,犹如冬夜树上洁白的雪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为这片区域增添了无限生机。当你移步至小岛附近时,请轻声细语,漫步前行,以免惊扰到这片天地的“小精灵”。

当你返程至九曲桥时,人在桥中游,桥在溪中生,你可以尽情取景打卡,只需举起手机并打开摄像镜头,便可轻松拍摄到大桥的全景图。一场春雨过后,还能遇见浮云溪上的薄雾宛如炊烟袅袅升腾,但她并不像白鹤尖山顶上那些涌动的浓雾翻滚而来,腾空而去,而是随着微风轻轻舞动,时而亲吻你的脸颊,时而环绕你的周身。站在此处,既可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还可静享一段悠闲的时光。漫步其中,一步一景陶然间,仿佛置身于“曲桥、溪流与外滩人家”的仙境中。

这些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奔赴云和,欣赏“中国最美梯田”的美景,游客数量显著增加。梯田静静地等候着每一位访客的到来,而浮云大桥也迎接着每一位过客的脚步,成为每位到过云和游客心里的一道风景。热情友善的市民和游客们常常在大桥的人行道上悠闲漫步、拍照留念、彼此问候和互致祝福,让这座城市洋溢着温馨与和谐,令人流连忘返。

2023年秋季的一天,一位来自杭州的游客倚在桥边赞叹道:“哇塞!云和真是太美了!低头可见溪中红鱼逐浪,清澈的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抬头能见空中白鹭翩翩掠过,青翠的小岛在微风轻拂下,更显葱郁浓密。碧水连天,鱼跃鹭鸣,万物与人共享着这片天地美景。这次来云和,真的不虚此行!”

特别在2024年春节前的半个月,正当市民们不约而同聊起浮云大桥往事时,第二天就惊喜地发现大桥身上再度挂满了成串成组的红灯笼,并在其核心位置镶嵌着一个大大的“春”字。“春”字中的“日”部还巧妙地嵌入一个红红火火的“福”字。那红火的“福”字倒映在溪水中,呈现出“福上有福”的精彩画卷,寓意福气加倍。金黄的“春”字与鲜红的“福”字相映成趣,共同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华灯初上,灯光下的“春”字熠熠生辉,宛若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带给市民无尽的遐想。这种独特的装饰不仅美化了大桥,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美感,传递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还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祝福。

2024年正是龙年,时值元宵,“崇头梯田祥龙”“元和祥龙”“浮云祥龙”“凤凰山祥龙”“白龙山祥龙”五条长龙翩然而至,先后在浮云大桥上闪灯穿梭,舞姿灵动,好像游龙戏珠。而舞狮队伍在桥边激情表演,翻腾跳跃,引来无数男女老少的阵阵喝彩。与此同时,花鼓戏在桥头附近的多家店铺前轮番登场,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现场人流如织,气氛热闹非凡。

每当在彩虹桥边响起“咚咚咚”“咚咚锵”的锣鼓声时,“看舞龙啦!”“看舞狮啦!”“快去看花鼓戏啦……”这些呼朋唤友的声音亦此起彼伏,回荡在大桥边的每一个角落。

有一次,在看舞龙回家的路上,一位退休老师自信地对我们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为浮云大桥增添了无限风光,也给市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这时,旁边一位小孩模仿狮子摇头、乐呵呵地说:“狮子会咬人的,还会讨钱呢!我喜欢它,又很害怕它。”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来到2025年。回望往昔,感慨满怀。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浮云大桥的变化愈发显著。为迎接祖国首个“非遗”新年,在桥梁西侧纵面,还特别采用了大型灯饰壁画的方式,悬挂了新颖的灯饰,以纪念中国春节成功申遗。除夕之夜,大桥被璀璨的灯光点亮,瞬间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欣赏;春节那天,金龙隐去留瑞气,银蛇献春绘蓝图,整个城市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这个设计方案,巧妙地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使整座大桥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与光彩。白天,桥身如同披上一件银白色网格状透明外衣,若隐若现;夜晚,灯光亮起时,画面左右两侧分别展现出层层叠叠的梯田图案和童话般的小木屋,绚丽多彩。

“2025”这四个阿拉伯数字和其下一个鲜艳的大红色中国传统“春”字醒目地呈现在画面中心。从去年金黄色到今年鲜红色的变化,表明人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红火。然而,桥顶画面两边绽放的朵朵雪梅,却仿佛在诉说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深刻哲理。这些画面与水中五彩斑斓的倒影,构成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传统意象中,梅花通常呈五瓣形状,象征着纯洁、美丽、坚韧与高雅,代表福、禄、寿、喜、财五种福气,寓意“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而此处这些罕见的六瓣形梅花,可能是艺术家特意设计的结果,隐喻“六六大顺”,表达了更深层次的美好祝愿,象征着事事顺利、诸事如意。

至于“2025”下方这个“春”字中的“日”部,虽然其设计不同以往的传统形式,但在此次设计中被巧妙地塑造成希腊字母“θ”的形态,其温婉的椭圆形轮廓与“世界地球日”的标志相呼应,寓意我们对地球的重视和保护,唤起人们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这或许是一次现代艺术的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环保理念融合在一起。

浮云大桥的变迁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更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从最初那件单薄的蓝色外衣到挂满红红火火的小灯笼,直到从日间的银白色盛装演变成夜晚的灯饰壁画,再回到如今日常的蓝色新装,每一次的蜕变都凝聚着人们的心血和智慧。

在浮云大桥的周边,虽然没有“我在彩虹桥上等风也等你”这样的文旅宣传语,但她却默默地见证了城市的繁荣,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在每年欣赏这些美景时,也会为云和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大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大桥的风霜里,是市民走过的时光流年。我们坚信,紧随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浮云大桥将以匠心之魂展望未来,持续闪耀于浙西南的山水长卷之中,诚可谓“岁岁桥横联古今,年年新貌展新颜。”

2025-05-09 15 15 今日云和 content_549098.html 1 3 时光里的浮云大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