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线,宁海加爵科村进出的唯一通道。“盼了好些年,这条路终于大修了。”看着路上忙碌的挖掘机,村民林先生向笔者说起了村里的故事。
加爵科村,位于宁波市宁海县北20公里强蛟半岛西北角,与海潮翻滚的象山港相邻,又与葱郁绵延的张家山相依。300余户林氏后人在此聚居,因村后有山形如古代饮器——爵,故曾名“爵山林”。
加爵科村至今保留着渔村特色。石板路蜿蜒绵长,曲径通幽,两侧青瓦白墙,渔网、鱼篓的点缀更添古朴趣味。村民用稻草搭成遮阳伞,用木头刻成鱼的形状装饰在墙上,还有展现出海场景的墙绘。村中尚存完整的四合院,还有精雕细刻的门窗、门额和山墙。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还有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戏台,而且留下了诗人林逋隐逸于此的历史传说。
加爵科村被摄影爱好者誉为“华东最美西岸线,夕阳美景最佳观赏点”,但看到村里的路,都连连摇头。“加爵科村位于沿海半岛,位置偏僻,处于交通末梢;另一方面,因为电厂、水泥厂的大车货车多,路面破损严重。”林先生说。
陈桥线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2006年改成水泥路面,前些年道路进入“老年化”时期,大修迫在眉睫。
“近年来,宁海大力开展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了不少美丽公路。加爵科百姓的需求交通部门看在眼里。三年来,在有限的资金下,宁海交通部门在完成重要道路的改造提升后,将陈桥线路面提升工程提上日程。“去年我们完成了陈桥线一期路面提升改造,今年正在打造二期项目。”宁海县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笔者看到,从强蛟镇西立混凝土公司门口一直向北延伸到海螺水泥厂的三叉路口,全长4.44公里的路面正在改造。有些病害严重的路基进行了加厚填充,一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一些路段为沥青路面。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也是考虑实际需要,让路更耐用一点。
交通正在变好,加爵科乡村振兴的底气也足起来。“我们村里的全国重点文物古戏台,去年获得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160万元,用于古戏台藻井、仪门、厢房、屋面、立柱等修缮和保护。今后,借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契机,村里将深入发掘渔村历史,深耕古戏台文化,以诗人林逋的美丽传说为媒,加快乡村开发。”该村相关负责人说。
□黄俊 杨楚凡 吴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