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风采集

陈瑛:做公益使我更快乐

陈瑛(左)在接送老人

她是年轻人眼里可见的陈大姐,老人们眼里热心的小妹妹。“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是她的真实写照,“关爱老人、爱心送考、公益帮扶”是她的三张名片。

她就是“最美出租车司机”陈瑛,现任杭州外事集团蓝联公司车队队长,今年57岁,做“的姐”已经整整25年。从2002年起,陈瑛便积极投身“爱心助考”、杭州交通91.8、95128等平台组织的公益活动,成了远近闻名的“陈大姐”。她用行动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用坚守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她是关爱他人的“活雷锋”

从未经历过高考的陈瑛,迄今已参加了19次爱心助考活动。她用19年的爱心助考之路,陪伴考生交出满意青春答卷。

为了确保助考万无一失,每年高考前,她都会提前几天去考生家踩点,并在考生家与学校间来回开上很多次,以熟悉道路环境。考生都会亲切地喊她“陈大姐”,她就像一个亲切热情的大姐姐,用自己多年送考的经验来安抚考生紧张的心。她的送考事迹还上了杭州一套“新闻60分”“杭州交通”和“学习强国”等平台。

今年4月16日,陈瑛在杭州火车东站接到了几个特殊的考生——三位前往“浙江特教学院”参加高考的盲人考生。本来,考生从火车站到考点是免费接送的,考完试后到火车站回程则是他们自己想办法。陈瑛考虑到外地盲人考生和家长的特殊情况,自告奋勇向蓝联流动党支部要求免费送考生回程。9月22日,其中一名盲人考生成功考上杭州的大学后,陈瑛还主动送她去学校,并约定在杭州读书这四年,由她来负责接送学校到车站的这段路。

“做公益,让我更快乐。”谈起参加公益活动的初衷,陈瑛这样说道。

自从报名加入“95128爱心车队”以来,陈瑛已结对服务过70余名老人,虽然不赚钱,但她觉得挺有意义。她说答应人家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再忙也不能耽误对接的老人看病,能为老人解决些实际困难,她觉得挺好。

从2013年杭州外事汽车集团第一次开展“送有特殊出行需求的人回家”公益活动至今,陈瑛一次活动都没落下。她说:“我的微信里有许多群,都是公益群。我每天至少保持一单公益单,最忙的一天我做了8个公益单。”

2019年3月,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部门主办的“万朵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中,陈瑛被推荐为百姓身边的“活雷锋”。

她是抗击疫情的先行军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瑛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以“95128爱心车队”成员为班底的应急保障车队,投入到抗疫行动中去。

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小区都只有一个进出口,很多时候陈瑛都得绕路,为确保准时接上老人去医院,每次她都会提早出门。她的手中有一张“排班表”,密密麻麻地记着每天结对接送的老人。每周一、三、五7:00从闸弄口新村接上洪阿姨到省人民医院做血透;每周二、四、六6:40从水湘苑接上杨大伯到红会医院风雨无阻做血透,12:40胡大伯要去中医院看病……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当当。她的车上常备医用口罩,遇到没戴口罩的乘客,她会主动递上,并提醒乘客不要放松警惕,保护好自己。疫情期间,她共接送出行不便的老人76单,成了名副其实的“95128抢单王”。

得知部分医疗物资运输存在困难,陈瑛积极协助调配车辆,根据集团安排对接公益组织和医院,每次运送任务,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她说,我是党员,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据统计,疫情期间在陈瑛和她的应急保障车队,共计运送护目镜100余副、消毒酒精约300升、消毒液约2300升、口罩1万余只……在他们的帮助下,医疗物资被及时地运送到医院、特警支队、环卫所等一线部门。除此之外,陈瑛还主动加入自己所在的浙大御跸社区防疫志愿服务队,承担小区“守门人”的重担。她自掏腰包5000余元采购了一批医用口罩捐赠给所在社区和雷锋纪念馆,多次购买75度酒精和消毒液,上门送给小区残疾人,还帮忙搞卫生和消毒。

作为一名模范“的姐”,陈瑛始终坚守职责,不断迎接考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最美“摆渡人”。陈瑛说,“我做公益,我快乐”不仅是她的座右铭,更是她不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见习记者 王琼蕾

2021-11-27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179229.html 1 3 陈瑛:做公益使我更快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