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志

彭俊英:当好交通建设的桥梁纽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重点建设项目京杭运河二通道开通试运行。项目顺利建成的背后,离不开许多人的努力——高效有序的前期征迁、协调工作的开展更是交通建设项目的排头兵。杭州临平交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俊英和指挥部同仁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走村入户,倾听百姓内心需求

运河二通道全长26.4公里,其中临平境内15.3公里,共穿越运河、东湖、临平、南苑、乔司5个街道计18个行政村,征迁工作量可想而知。

为做好前期征迁及施工期间的协调工作,临平区成立了指挥部,将其设在临平区交通运输局。彭俊英介绍,指挥部一方面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切实帮助沿线百姓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通道是航道开挖工程,在航道设计上,部分村庄不得已需要被新开挖河道一分为二,对于彭俊英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这种情况处理起来十分棘手。比如说一个村有100户人家,50户在征迁范围内,另外20户在河道以东、30户在河道以西,造成生活、耕作、出行不便。”彭俊英介绍,面对百姓的诉求,指挥部积极行动做好解释工作,从大局出发,晓以利弊,争取群众对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与配合,做到以诚信换民心,对于部分上访的群众,与区内相关部门做好接访,耐心细致的解释,争取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与此同时,彭俊英和指挥部同事、设计人员一起,走村入户倾听意见建议,并仔细做好记录。

“根据村里代表提出的建议,我们把图纸设计好,再拿来给他们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按照方案完善设计,组织实施。”彭俊英说,运河二通道临平与桐乡海宁跨界除了新建了17座桥梁,建设46条配套道路连接这些桥梁与村庄之外,指挥部还联合公交公司新辟了环线公交,方便老年人就医、孩子上学。“这些仔细周到的考虑,实实在在的行动,让部分百姓的态度从不理解渐渐转变成了对我们的配合与支持。”

当好纽带,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除了1017户百姓房屋的征迁、安置,临平区还搬迁了77家企业,迁改了7路高压铁塔以及其他各类管线。这些工作是先行条件,我们要保证施工单位进场后无障碍开展施工。”彭俊英告诉记者,即便如此,施工过程中与百姓生活发生矛盾仍然不可避免,比如施工扬尘、噪音以及临时占道等等,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他们就要在百姓需求和现场施工之间当起“调解员”。

“我们建立了工作群,每个村都有代表在里面,有时候项目在进行夜间施工时,有村民反映噪声大,或者扬尘污染,代表们会连夜反馈,我们也及时协调施工单位调整工艺或时间,将矛盾一一化解,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彭俊英介绍,面对装载车造成的扬尘等问题,指挥部也会要求建设单位督促沿线施工企业增加除尘设备,加大洒水频率,尽量将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彭俊英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以及属地部门的密切配合下,2019年至今,运河二通道项目建设中未出现大规模的阻工或停工现象。“在施工单位与老百姓中间,我们要当好这条纽带,看到我们的的确确是在为他们考虑和服务,大家也给予了更多理解和支持。”

承上启下,把指挥部拧成一股绳

“征迁、协调比较繁杂,我们以专人的形式开展工作,比如房屋征迁有专人对接相关街道,管线迁改也有专人每天在群里汇报进度、存在问题等,大家拧成一股绳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彭俊英说,指挥部共有六七名成员,每个人在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时,也要把运河二通道征迁、协调工作落实到位。

除了公司董事长,彭俊英还有一个身份是工会专职副主席,不仅公司事务繁忙,还要组织全系统200多人的体检、疗休养等。征迁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时,他的办公室里几乎见不到人。

“各个街道启动征迁的时候,都是忙到通宵,签约工作可能有十几个村同步在推进,每个签约现场我们都需要去走一走、看一看,确保征迁工作和谐快速推进。”彭俊英说,施工单位进场前后那段时间,指挥部就在现场办公,包括城管、交警、规资等相关职能部门一起,现场解决施工单位遇到的问题。彭俊英回忆,比如渣土运输证怎么办理,“现场办”人员都会及时开展指导,快速帮助施工单位化解施工中存在的制约。

作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彭俊英也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工作人员反馈上来的问题,有些比较棘手的,我尽力去协调处理。如果我解决不了,第一时间向上汇报。”

如今,随着运河二通道项目的收尾,指挥部的工作重心也转到了扫尾以及财务结账审计方面,彭俊英和大家一起梳理资金使用情况,配合开展相关的审计关门工作,把指挥部工作都圆满地完成。

运河二通道自2019年进场施工,而早在一年前,彭俊英就和同事们便开始了忙碌。

□记者 崔义刚 通讯员 沈燕

2023-08-08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372415.html 1 3 彭俊英:当好交通建设的桥梁纽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