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一直是我中学时代的一个痛点。初中,我就读平阳县后林中心学校,那是一个乡村学校,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初一时,学校破天荒在我们班级开办了英语课,这是这个学校首个有英语课的班级。同学们领到课本,都怀揣兴奋的心情翻阅,我更是无法抑制澎湃的心跳。但我们只看懂了中文和图片,那一个个陌生的英文单词,等待着我们去攻克。同时,我们也怀着好奇——哪个老师会给我们上英语课?
我们围坐在一起,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学校里没有一个老师会英语,那谁来教呢?大家一致认为,肯定是学校的上头派一位英语老师过来。
翘首以盼的英语课终于开课了,同学们端端正正坐在教室里等着英语老师,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小明同学也把双手平放在课桌上,睁着大眼睛向教室门口张望。
铃声响起,校长带着一位年轻的帅小伙子进来了,教室里于是一阵骚动。原来这位老师我们认识,他高中毕业之后没有考上大学,在学校里代课。
虽然我们很失望,但是我们抱着对英语课的好奇,很认真地听讲。英语老师直接从教单词开始,没有教国际音标。单词如飞机、红旗、帽子等等,我们生怕忘记读音,就在这些词语后面标注上汉字。
可我们发现,老师上一课教的单词读音,到了下一节课又不一样,标注的汉字又要改。
有一天课后,小明告诉了大家一个秘密——英语老师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留音机,碟子里播放的英语与我们的课本是一样的,他也是跟着留音机一节课又一节课在自学,然后再教给我们。小明又用一根食指压在嘴唇上“嘘”了一声,很神秘地与同学们说,他在英语老师的课本上看到,单词的读音也标注着汉字。
我们度过了兴奋期,失去了好奇心,消失了学习的动力。于是上课不认真,课堂纪律很差。一次上英语课,小明高声喧哗,英语老师生气地走到小明身边,一个巴掌掼在小明的后脑勺。小明捂着后脑勺,歪着头,苦着脸,瞪着老师说:“你自己高考英语才考了5分,有什么资格来教我们?”英语老师的脸胀得黑紫黑紫,身体不停地颤抖。
暑假里,父亲把学校这台留音机借过来让我自学英语,原来课本里的英语单词和句子的读音都录制在碟子里。我觉得那个女播音员的声音确实温柔迷人,比英语老师读的好听多了。可是,开学之后,我又忘记了自学过的英语,因为学校里缺乏学习英语的好氛围。当时中考不考英语,从初三开始,我们班就没有开英语课了。我也一心一意想考上初中专,好早一些参加工作,为父母分忧。
到了麻步中学就读高中,虽然也上过半学期的英语课,可是学校里给我们定的目标很明确——考上高中专。因为这个乡村高中学校,自高考恢复以来,没有人考上过大学,能考上高中专已是很不错了。
那时高中专与大学同时高考,都是一样的卷子,只是高中专不用考英语。我与其他同学一样,以高分考上了高中专。我的同桌,在没有英语成绩的情况下,总分竟然比重点大学的录取分还要高出很多。那些成绩,都是我们发奋学习、勤学苦读的结果。
我的一位好同学,也是以高分通过高中专的分数线,可在体检时被刷了下来。他就立下宏志,一定要考上大学。于是他到其他学校复读,恶补英语。一年后高考,100分的英语试卷他考了85分,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我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参加工作,我成了一名海员,时常漂洋过海。为了当一名合格的远洋海员,我立志学好英语,把一本厚厚的《航海英语》狠狠地啃了下来。
时间一晃就是四十年。四十年前我参加高考,因为没有学好英语不能上大学,可我并不感到遗憾,我觉得人生的努力比学历更重要。只要付出了努力,你的人生就会有收获,岁月在你的努力下便会绽放亮丽的光彩。
□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