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渤海湾,烟波浩渺,让人心驰神往。浪花轻轻拍打海岸,浙海116轮缓慢地驶经海河水闸,进入清澈透亮的天津母亲河——海河,靠泊在塘沽港。停靠码头卸货后又装货,需要好多天的时间,而国庆节将至,我们几个要好的海员包括大副在内一起商量,决定到北京过一个有意义的国庆节。
这是1988年,我在浙海116轮任三副。那时的我们,还没有去过北京,没有见过雄伟壮观的天安门。
9月30日下午,我们坐车到了天津市区。既到天津,总得品尝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名字逗趣,味道却不含糊!皮薄馅大汁水多,我一口就一个。店里给每个人放了一碟醋,我还纳闷,吃包子还要蘸醋?在我们船上,大厨时常给我们做包子吃,从没蘸过醋。
吃过狗不理,美味的肉馅不停地在肚子里翻滚。我们找到天津火车站,坐上绿皮火车,在哐当哐当声里,在蒜味刺鼻的车厢内,在拥挤的人群中,迷迷糊糊地睡了两个多小时,半夜时分到达北京火车站。查阅地图,北京火车站到天安门广场才3公里多,我们舍不得去住旅馆,就靠在车站的椅子上睡一觉。北京的夜,奇冷无比,我们都穿上了冬天的衣服,仍抵挡不了寒冷的入侵,冻得瑟瑟发抖。只有老谋深算的大副,带了一件羊皮卷毛长大衣,肥胖的身躯,在毛皮的温润下,鼾声如雷。
思量着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叫醒大副,徒步来到天安门广场,一看手表,4点钟还不到,游客寥寥无几。我们在广场上走来走去消磨时间,游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一问,原来他们过来是看升国旗仪式。大副拍了拍脑袋说,我们这么早过来,就是要看升国旗!东方泛红,升旗仪式开始。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看到,大副热泪盈眶;我看到,一名老军人颤抖着举起右手敬礼;我看到,少先队员右手高举头上,行庄严的少先队礼。我还好像看见南湖红船泛起的涟漪,闻到南昌城头的硝烟,听见井冈山头鼓角相闻,脑海中奔腾着百万雄师过大江,听到气壮山河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还与八方游客、蜿蜒的人群一起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追思英烈……
有人提议,既然到了北京,一定要去看看故宫。
故宫在哪儿?大副说,故宫一定在天安门的里面。从哪儿进去呢?我看了看金水桥,对大家说,走一下金水桥吧。穿过金水桥,就是天安门。小学一年级我就在课本里读到过天安门,如今终于脚踏实地,站在了这个神圣的地方,看到了它的壮丽雄姿,我放声高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故宫就在这里!”不知是谁惊叫了起来,原来在天安门城楼下悬挂着一个大大的铜牌,上写“故宫博物院”。故宫果然在天安门里面。
我们进端门,入午门,游太和殿……随着人流,沿着中轴线参观游览。我终于倾听到了祡禁城的声音,呼吸着历史的气息。我赞叹,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赞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带着一身的风尘仆仆,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又坐上了绿皮火车。深夜,寒冷来袭,大副穿着那件羊皮卷毛大衣,鼾声盖过了火车的哐当声。
□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