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霞
摄影 王 强
本报讯 7月20日上午,平湖市传媒中心的演播厅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他们是《嘉兴日报·平湖版》“城市·成长”的小作者。在这里,一场“美文诵读 共话成长”成长诵读会正在热闹进行中。
今年是平湖恢复办报30周年,作为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成长诵读会邀请了“城市·成长”版面的小作者代表和指导老师参与,一起感悟文字的力量。
“海边几棵苍翠的垂柳将树枝伸进水面,瞬间打破了这块无瑕的蓝宝石。”“雨在不知不觉中停了,月亮也悄悄爬上了树悄。”……今年上半年,秉持量质并举的原则,平湖市传媒中心联合平湖市教育局,在160余名“城市·成长”小作者中,评选出了8名“成长之星”。现场,“成长之星”代表以诵读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乍浦小学的张昭宇是其中一名“成长之星”,在二年级时她就开始向“城市·成长”版面投稿,今年是她坚持投稿的第五年。“我很喜欢写作,写作不仅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还使我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广阔。”张昭宇说,很幸运有“城市·成长”这样一个平台,让她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如何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并将其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一不可。活动中,平湖市名师、平湖市十佳班主任、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颜国英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这一故事切入,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微写作课。市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祝敏锐作了好书推介,为大家介绍了《雄狮少女和少年们》这本书的主角、主题等内容,并从“融合”“自我”“民俗风情”三个关键词展开,分享了他的读后感。
一场诵读会,让孩子们在写作技巧上有所收获,更能在心灵深处种下热爱文学的种子。梳理2017年开办以来的600多期 “城市·成长”版面,可以发现,它一直在不断创新进步。今年,在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城市·成长”版面还推出了“师说”专栏,刊发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及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生动故事,进一步丰富了版面内容。
除了栏目和内容的创新外,为方便全市中小学生投稿,今年5月“今平湖”APP还上线了“成长苑”版块。学生不仅可以点击“成长苑”完成在线投稿,形成自己的作品库,还可以赏析其他人的作品,互相学习,一起成长。“今平湖”APP注册用户也可以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成长苑”来稿中的优秀作品,均有机会在《嘉兴日报·平湖版》“城市·成长”版面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