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在泥土味里播下“无限潮π”

平湖文化特派员点燃乡村新热度

■记者 王茹彤

当湖街道戏曲声悠扬、钟埭街道村歌嘹亮、独山港镇非遗杜布重焕新生……在我市,一场由“文化平湖Pai”品牌掀起的文化浪潮,正澎湃涌动。

文化特派员进村一年间,让文化传承与创新碰撞出绚丽火花,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可以很“潮”,乡村文化也能引领时尚。

派出新活力

“本来我没有什么特长,现在我会打篮球,还能参加各种篮球比赛!”“听说以后我们可以用上自己村里设计的装备,太期待了。”……一个小小的篮球,却托起了新仓镇秦沙村孩子的“大梦想”。而带来这一变化的,正是村文化特派员张诚悦。

“文化特派员的价值,不止于取得传统意义上的赛事‘业绩’,而是尽力让更多人的精神世界持续‘上分’。”张诚悦说。张诚悦是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入村开展训练、带学生参观林书豪篮球馆、组织趣味运动会……30余堂课、3000多分钟的运动时长,是过去一年张诚悦作为文化特派员在秦沙村种下的“梦想”。今年,张诚悦不再满足于教打球、做活动、引进比赛。为了让篮球文化更深层次地浸润乡间,他与村文化礼堂运营方合作,开发了篮球周边文创,包括运动水壶、休闲抱枕、运动布袋、挂件等,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未来将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潮牌”。

文化特派员能“文”能“武”,巧用特长,共同绘制了我市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精彩画卷。如何让村里的传统特色文化出圈出彩?在新埭镇泖河村文化特派员邱宇兰的桌上,摆放着一本《稼书故事画本》,生动的画面与故事内容让300年前的陆子文化“活”了过来。“我们从《陆稼书故事》中,选取了几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制作成这本画本。”邱宇兰说,选用连环画的形式推出,能更进一步向村民普及陆子文化。

同时,在与平湖市陆稼书研究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稼书清风”文化被制作成了一系列文创,带有陆稼书卡通图案的书签、写着“天下第一清廉”的帆布包等文创产品深受百姓欢迎。这些文创产品的产生,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自信。最近,还新推出了水笔、笔记本等文创产品。

π出新链接

文化特派员的特长与乡村特色文化相得益彰,衍生出的“跨圈融合”产品,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叮叮锵——”,一曲钹子书,“钹”动的是广陈镇山塘村的文化心弦。王伟良是与广陈镇山塘村结对的文化特派员,他将钹子书馆作为阵地,发展和推广钹子书文化。去年暑假,由王伟良牵头,联合山塘村、泗泾村、龙萌村共同发布了“趣村游”品牌,以文化为纽带,探索出了山塘村文化旅游新路径。

如今,钹子书声不仅回荡在课堂上,更成为了山塘村的文旅融合新名片。“早就听闻广陈山塘村的钹子书很有意思,趁着周末假期,带孩子也来感受下这项非遗。”来自上海金山区的金悦娟说,她听到的《唱唱山塘美丽乡村》,让她对山塘有了更深的了解,想着下次带朋友们再来体验。像金悦娟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还不少,每到周末、节假日,山塘村的民宿、餐馆里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文化带动村民共富成为其中的一道风景。

同样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还有林埭镇保丰村。最近,一条“东方研学路线”风靡于学生间。文化特派员陆亚华借助贯穿林埭镇的文化廊道,将国学课堂延伸至田野,在春耕秋收中体悟《诗经》农事,在红色展馆里解读《孟子》家国情怀。

和山塘村、保丰村不同,与曹桥街道孔家堰村结对的文化特派员高文钦,近期当起了“美食推荐官”,协助研发“山珍六味鲜”,让“堰上人家”的农特产品有了更广泛的知名度。“我们结合文化特派员的力量,让乡村游更有内涵,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孔家堰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明说。

如今,在我市的各个村社区,文化特派员的身影无处不在,这支队伍正在用创新的方式唤醒乡村沉睡的文化基因。去年以来,我市持续围绕“服务一个村、提升一个镇、带动培养一支队伍”的工作思路,不断擦亮“文化平湖Pai”品牌,该品牌逐渐成为一张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而这张金名片的背后,是我市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深化,更是对乡村振兴内涵的生动诠释。

2025-04-16 平湖文化特派员点燃乡村新热度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44211.html 1 3 在泥土味里播下“无限潮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