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2日 

第10版:小记者

以档案为鉴 可以明得失

  我对档案,特别是对家庭档案收集整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有意识地将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家庭档案材料进行收集和保存,并作了系统的整理,使我多了一项非常富有情趣的精神生活。目前,我收集和保存的家庭档案材料共计百余件,照片一千余张,我把它们分成票据类、证书类、病例类、其他证书类、家庭照片类、综合类(各种有关材料)等。

  我之所以会养成这么一个习惯,是源于一件往事。记得那年我还在读一年级,奶奶家的旧电视是21寸的,看不清楚了。于是,爸爸就重新买了一台42寸的彩电。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刚买到家不到两个月的电视不能正常开机了。爸爸立刻给商场打电话,问明情况后,他们说派人来维修一下。爸爸一听这个气呀,刚买到手不到两个月就出毛病了,这怎么用呀?爸爸跟商场说要求换一台,他们说只能修不同意换。这时候奶奶她老人家发话了:“拿上发票和保修单,咱们上他那里去,国家有规定的,怎么还不让退了,我到消协投诉他们去!”老人家这维权意识还真强啊。这时候,老爸傻在那里了,发票被他不知道放哪里了,一时间老爸成了千夫所指,被一通讨伐。之后是全家出动搜索发票,最后在一个信封里找到了。之后的问题就简单了,因为售后协议明确标注着“半年内包退包换”,我们这才用了不到两个月,又不是人为的,他们必须给换一台。如此还费了一些周折,商场在不太情愿的情况下,最后终于给我们换了一台新电视,老爸在潇洒离开之前还让商场经理在发票上重新标注了购买时间,并且说“再出毛病退货退钱”。当我们走出商场的时候,大家激动地握手庆祝,如果当时我们没把发票保存好,口说无凭,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是家庭档案帮我们如愿以偿地解决了换电视的问题,使家庭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从那一天起,我开始了我的家庭档案整理之路。

  兰江小学六(5)班:吕秋辰

  档案伴我成长

  我有一个自己的“档案柜”。那是一只装着各种证书和奖状的抽屉。每当我空闲的时候,总喜欢打开自己的档案柜,翻出“档案”回味一番。

  瞧,这张“学习之星”就是上个学期获得的。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激动的心情。那时候,我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当蒋老师报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兴奋地蹦着上了讲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比吃了蜜还要甜呢。

  再看这本七巧板竞赛的获奖证书,还是市二等奖呢!这本证书凝聚了我和伙伴们的心血。记得四年级的时候,经过选拔,我和另外三位小朋友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七巧板团体赛。那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们每天放学后练习两小时左右,周末也集中在一起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无数次更改方案。通过努力,我们终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不但为自己争得了荣誉,还为学校争了光。

  还有这张“优秀小记者”的奖状,看到它就会想起参加小记者活动的美好时光。还有“艺术周书法一等奖”“艺术周绘画一等奖”“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大大小小的荣誉共有二三十份,我都完好地保存在自己的档案柜里。因为这些荣誉不仅是我努力的写照,更时刻提醒自己只要努力了,肯定会有回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灵洞乡中心学校五(1)班:郭琳

  指导老师:蒋淑娟

  我与档案一起成长

  对于平凡的我来说,档案并非那么遥远。

  记得那年夏季,我因为参加比赛需要身份证,所以妈妈便带我来到了派出所办理身份证。首先,我们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填完密密麻麻的信息后,便要拍照了,“来,准备……三……二……一!”听着警察叔叔的指挥,闪光灯一闪,就把我的模样拍好了。但还不止这些呢!“来,小朋友,来印一下指纹。”印指纹?刚听到我还有一些懵,随后警察叔叔就对我说了印指纹的原因“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犯罪了,我们调查时只需采录指纹,然后把采录到的指纹与档案中每个人的指纹进行核对,这样不就方便多了吗!”听了介绍之后,我恍然大悟,立马录入指纹……

  不仅是办身份证,就连学习也与档案息息相关。每年的期末考试,成绩总会进入学校的档案中和学籍卡上……

  在生活中,无处无档案。或许档案已渐入我心,我开始热爱档案了,乐意奉献在档案的世界里,使自己努力成为档案人!

  女埠中心小学六(1)班:章文捷

  指导老师:金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