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轶升:派出所里的调解高手
“小郭,我来找你帮忙调解下矛盾。”“轶升,这里有个文件需要你核查签字。”……刚从辖区走访回来,兰溪市公安局游埠派出所民警郭轶升就被一大群人围住。
与许多警察故事不同,郭轶升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经历,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就一直在做责任区民警,扎根基层,以“心热、情真、脑快、手脚勤”九字工作法服务一方群众。如今,从警的第一个5年过去了,郭轶升不仅从当年的“优秀警徒”跃升为三名新警的“师傅”,还收获了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新警标兵等荣誉,成为派出所能力出众的“双培养”对象,这与郭轶升工作开展有思路,干起工作有韧劲分不开。
调解纠纷,自有招数件件“拆招”
为多占一分地建房,比邻而居的亲兄弟各不相让,闹翻了。眼看就要打起来,民警和一名矍铄的老伯赶了过来。“‘阿公’和小郭来了!”旁边的人喊了句,两兄弟不吭声了,但脸上还是不服气,纷纷拉着民警和“阿公”诉说起自己的委屈和对方的不是。听完双方的叙述,民警和“阿公”拉着两兄弟到屋里坐定,“阿公”语重心长地劝导一番后,反目的两兄弟当场握手言和。
对年轻民警来说,基层工作不好开展。如何和群众打交道?往往不像表面那么简单。郭轶升负责的水亭警务区属于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2017年,郭轶升担任社区民警后,主动融入农村、融入民族村,除了日常值班接处警,几乎都“泡”在村里。
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郭轶升坚持住所工作,走村入户。“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跑,广场、老年协会,上去就自我介绍,我是派出所民警郭轶升……”短短一个月,他就成为辖区各单位、各村居的常客和老熟人。就这样,郭警官慢慢成了大家熟悉和信任的“小郭”。
虽然村里的情况很快摸清了,但郭轶升也有犯难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村民因琐事和租客吵了起来,他调解了两三次都未果。这事儿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部也听说了这事,便找到郭轶升要求帮忙调解。果然,经过这位被当地人尊重的“阿公”一番劝说,矛盾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看来“找对关键人说关键话”才是成功调解的秘诀。“我同村领导商议,请几位退休老党员村干部出山,参与到调解村民日常纠纷的工作中。”郭轶升说,老党员年纪大、见识多、热心不偏心,说话能说到群众心里去,调解效率自然高。现如今,郭轶升相当于把调解室“搬”到了村里,他以真诚、耐心和技巧被群众誉为“调解高手”。
追赃止损,勤学实干业务全面
“我还没缓过来,民警就告诉我已经抓到嫌疑人了,这效率真是太高了!”村民蓝先生得知被盗财物被找回,原本烦闷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被偷了3000多块钱,还有几条香烟,若不是发现香烟不见了,我还未必知道家里有人来过。”2018年6月27日上午,蓝先生到派出所报警称其家中被盗。发现家中遭贼后,他仔细检查了家中门锁,但都未发现异常。郭轶升赶到现场,经实地勘察后,最终替蓝先生解除了疑问。
小偷没从正面“突破”,而是从屋顶的气窗,直接翻窗进入的室内。通过视频研判,郭轶升很快发现了嫌疑人的身影。视频显示,该名嫌疑人从蓝先生家出来后,没隔几分钟就消失在他家附近。他怀疑犯罪嫌疑人极可能就居住在附近且对周边环境很熟悉。当天下午,郭轶升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并追回了被盗赃款和赃物。
这起案件也是郭轶升破案不追赃止损不“罢休”的一个真实缩影。案件虽小,他却始终秉承为百姓在最短时间内挽回损失的信念,快侦快破,据不完全统计,郭轶升已累计为辖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数万元,在群众中积累了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