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1日 

第05版:警界

方冬冬:35年如一日做群众贴心人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同志,我能帮上您什么忙?”走进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综合大厅,你总能在窗口看到一位身着警服,脸上带着甜甜笑容,戴着老花镜的女民警。她叫方冬冬,今年54岁,1984年11月参加工作,现在是兰溪市公安局治安管理中心四大队的一名户籍民警。自从2002年调到办证中心担任户籍民警,她一直在从事户籍工作。有着35年警龄的方冬冬深知一个道理:别看小小窗口不大,可是分量却不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公安机关的形象,而且窗口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

  近20年从事户籍业务,经她手为群众办理的各类户籍业务达119000余笔;细心比对共查实并注销双重户口、虚假户口3000余人次;解决历年无户口人员750余人次。她工作突出,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个人嘉奖和孺子牛奖。

  不辞辛苦,只为破解群众心中一道“难题”

  18年前,王女士从贵州省赫章县财神镇来到兰溪和大塘下村的赵先生生活在一起。当时,赵先生就想把王女士的户口迁到兰溪,于是两人坐车到财神镇。因王女士兄弟姐妹多,父母早已去世,按风俗,迁户口的事得找大哥。谁知,王女士一提出迁户口的事,大哥就说:“想迁户口,拿10万元来!”

  “我当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而且前后去过10多趟,可大哥就是不肯,迁户口的事情也因此被耽搁下来。”赵先生说,没有户口,她妻子能享受的社会福利就没有了着落,这成了夫妻俩心中的一道“难题”。

  2016年9月初,赵先生来到公安户籍窗口求助。方冬冬详细了解了情况,在向局领导汇报后立即着手调查。当日,她就联系赫章县公安局财神派出所,而得到的反馈是,由于多年前的一起事故,电脑里的资料有部分遗失,没有王女士的任何信息。

  9月9日,方冬冬一行人远赴贵州财神镇寻找王女士的户口档案。工作组乘坐火车到贵阳,在山路上颠簸七八个小时后,终于来到财神派出所。但由于长年失联,当地民警查找的信息显示王女士已被销户。更糟糕的是,王女士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出生年月以及家庭信息,这给工作组寻找王女士的档案带来不小的难度。

  面对堆满房间厚厚的档案资料,方冬冬仔细翻阅每一页档案,终于翻到一份档案与王女士的叙述极为相似。经调查分析后,确定这就是王女士的户籍原始档案。历经5天的奔波,王女士的户口终于恢复了,夫妻俩心中的“难题”也被破解了。

  用心服务,让特殊小朋友获得“新身份”

  在省厅下发存疑数据核查工作中,方冬冬发现兰溪市社会福利院还有几位未满16周岁的小朋友未办理居民身份证。考虑到这些小朋友的“特殊性”,方冬冬打算为这些小朋友提供上门办证服务。

  “手指按这里,再按一遍……对,好了!”今年6月11日上午,方冬冬带着同事一起前往福利院采集身份信息。就算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在见到福利院的那群“特殊”的小朋友的时候,方冬冬还是眼里泛起了泪光。

  “他们长年在福利院生活,对外来人员有一定的防备心理。为了让这群小朋友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身份信息采集工作,我们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拉近彼此的距离。”方冬冬说。在跟小朋友熟悉了之后,方冬冬耐心细致地帮助每位小朋友采集好指纹信息和人像信息。离开时,小朋友依依不舍地拉着方冬冬的手。

  7月1日中午,方冬冬带着新鲜“出炉”的身份证和水果、牛奶等小朋友爱吃的食物来到福利院送证上门。看着这群特殊的小朋友终于获得了“新身份”,方冬冬眼里又一次泛出了泪光。

  “心中有梦想,就要一如既往。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是自豪的;为人民服务,我是用心的;看到老百姓满意的笑容,我是幸福的。”方冬冬如是说。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方冬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为民服务的誓言,做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