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热天气包场 最高气温将达到35℃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台风“丹娜丝”悄悄路过,只在兰城朋友圈里留下蓝天白云。上周,兰溪正式出梅,盛夏开启。兰溪市气象台提醒,未来几天气温将保持着高调的姿态,“出门两分钟,出汗两小时”的日子又和大家见面了。气温骤升,广大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前段时间还有人吐槽,说今夏睡觉盖被,空调几乎没用上。数据显示,梅雨期间,浙江全省平均气温24.9℃,较历史同期偏低1.9℃,为1999年以来最低。这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关,加上梅雨不断泼下“冷水”,导致气温迟迟无法“崛起”。
不过,梅雨一走,台风一拐,副热带高压北抬“带节奏”,高温的“逆袭”顺势开启。周一进入中伏,周二进入“大暑”节气,两者神助攻,兰城“火力全开”,想不热都难。所以未来几天,伞、帽子、防晒衣、墨镜,能遮阳降温的神器都可以用上了。
本周具体天气预报为:22日小雨转晴,温度25~33℃;23日多云到晴,温度25~35℃;24日多云,温度26~34℃;25日多云,温度26~35℃;26日小雨转晴,温度25~35℃;27日小雨转晴,温度25~35℃。
23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往往是一年中极端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许多地区气温达35℃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是印证了“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一谚语。
说到大暑养生,饮食调养应当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此时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药以去之,食以随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药粥虽说对人体大有裨益,但也不可通用,还是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诸如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一些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