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1日 

第06版:晚晴

吴翠月:尽己所能净化环境

  兰溪人吴翠月今年88岁了,在上华街道“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打响后,她总是手拿笤帚、抹布,将自家门前的柴草堆放整齐,把碍手、碍脚、碍眼的杂物清理干净,让过道、庭院有序整洁,清洁又雅观。

  马鞍徐行政村垃圾分类是全街道的先进村。吴翠月有着52年党龄,曾经在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当过村里的妇女主任36年。吴翠月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把果壳类、蔬菜黄叶根须、剩菜剩食湿性的分一堆,把食品袋、废塑料、快件包装纸、废铁丝、废电池这些干垃圾分别袋装,然后拎着垃圾袋一摇一拐走到门口往两只垃圾桶里投放,这样做已有两年时间了。她说:“以前腿脚没病时,村里工作都身体力行,虽然没职务都协助着做,从2003年起得了风湿性关节炎,脚不能多行走,渐渐退出了协助工作。如今‘垃圾分类’从一家一户做起,这点力所能及的事我责无旁贷、必须认真做好。”

  工作上吴翠月认真负责、勤勤恳恳。1958年起,她担任村妇女主任,196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6年以来,她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争创一流。马鞍徐村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示范村”、省级“民主法制村”、金华市“文化示范村”“党建示范村”,1983年吴翠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谈起以往工作,吴翠月的话匣子打开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身为村妇女主任,她经常奔波于这些“家务事”之中。一次,村里有对夫妻因吵架,闹着要离婚,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眼看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要在吵闹中破裂。为此,她一次次地找男女双方了解情况,多次奔波往返女方娘家、婆家做思想工作,经10余天的努力,解开了这个家庭三方面的疙瘩。

  类似家庭琐事这样的纠纷,她每年都要处理几十起。然而,尽管是些“家务事”,调处起来也颇费周折,麻烦不少,其间的酸甜苦辣难以细数,甚至连累家人受了不少气。“虽然家人有时候难以理解,但是我知道费力不讨好的事总得有人去做,我是村干部,我不去做谁去做呢?这是我的职责!”吴翠月如是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勤劳致富树楷模。作为一名村干部和一名共产党员,改革开放以后,她清楚地认识到,扶贫先扶志,致富需勤劳,走访入户单纯宣讲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致富,但是效果不明显,村里总有存在“等靠要”思想的村民。于是,吴翠月从自身做起,勤劳工作,为村民树立榜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她在做好村委会的工作和打理好自己家的田地外,利用工作之余在一家工厂务工。

  通过辛勤工作,不仅自己家致富了,更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在她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表示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此,村里的个体企业发展很快,在315省道两旁,外来投资企业、本村贤人厂房如雨后春笋,先后发展了24家;村民大棚种植、小家禽养殖等产业相继发展起来,外出务工人员也渐渐地多了,村民的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工作没有终点、只有始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工作中,我一如既往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这就是我做了36年村妇女干部的一贯作风。”这是吴翠月对自己工作的如实总结。

  工作36个春秋冬夏,她一如既往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誓言,始终把妇女工作放在首位,把妇女姐妹的冷暖与疾苦牢记心间,并努力付诸于实践。

  通讯员 杜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