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全身干燥怎么办
这份“抗旱攻略”请收好
一到秋冬季节,天气就开始干燥起来,空气中的水分都被冷风抽干。随之“吸走”的还有皮肤中的水分,脱屑、瘙痒、皲裂等问题相继而来。
记者从兰溪市皮肤病防治站了解到,造成秋冬季节皮肤干燥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代谢下降。人们之所以普遍感觉皮肤干痒,是因为秋冬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有所下降,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表面细胞更新的时间延长,如果不注意保养,皮肤很容易变得暗淡粗糙。其次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上皮组织的合成和修复所必需的,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和黏膜的抵抗力降低,皮肤分泌的粘液和皮脂减少,黏膜免疫功能下降,造成表皮干燥。同时,过多的吃辛辣、浓咸、干燥的食物,也容易让皮肤干燥。休息不足也会造成身体干燥的情况。
皮肤过于干燥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对皮肤造成损害。在皮肤干燥缺水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皮肤起皮脱皮。同时,由于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手脚皮肤变干、变脆,再加上手脚的角质层过厚,使皮肤几乎失去了弹性,活动时会牵拉皮肤,造成破裂。这就是为什么秋冬季节有那么多人手指出现皲裂的原因。
皮肤干燥也容易产生湿疹。也许有人会有疑问,皮肤已经很干了,怎么还会有湿疹呢?医生介绍,湿疹的“湿”是指皮肤干裂、渗水的“湿”。皮肤最重要的功能是调解水分、防止外源物质入侵,要想这层屏障发挥作用,保湿是重中之重。皮肤过于干燥还会造成瘙痒、皱纹等问题。
皮肤干燥,补水是关键。市皮防站皮肤科医生表示,要想帮皮肤“抗旱”,需要在生活起居、饮食方面保持良好的习惯,保持肌肤水润。首先,要做到温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洁手脚2~3次,不仅能为皮肤直接补水,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血液循环。值得注意的是,秋冬季洗澡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不要过度揉搓,尽量少用碱性大的香皂,以免使干燥的皮肤缺少身体油脂的保护。洗完澡后最好涂些保湿霜,含有维生素E的产品抗氧化作用较强,保湿效果较好。
其次,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5%~65%,加湿器需要每天换水,每两周清洗一次。使用时最好每隔2~3小时停用一下,患有关节炎、糖尿病的人不适宜使用加湿器。
此外,食补也能“抗旱”,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B2、C和果糖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菠菜、西蓝花、猕猴桃、香蕉、梨等,常喝蜂蜜水也是不错的选择。补充优质油脂可适当吃些坚果或籽类物质,如核桃、芝麻酱等,但不能多吃,容易造成发胖。
记者 徐桢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