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时有发生
学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导报讯 儿童意外伤害时常会发生,让家长“心慌慌”。近日,市民沈女士的孩子就发生了一次意外卡喉事件,好在沈女士通过不久前学到的急救知识对孩子进行了紧急处理,将异物取了出来。
今年,兰溪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守护儿童安全,远离意外伤害”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全市幼儿园教师开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知识培训,并邀请家长一同参加学习。通过宣传普及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和急救知识,使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知识进家庭、进社区、进幼儿园,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儿童安全教育及监护,合力守护儿童健康安全的良好氛围。沈女士就是在一次培训中学到了相关的急救知识。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的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排在第三位,其中发生意外伤害以1~4岁儿童最多,窒息、动物伤害、跌落、误食药品、溺水和烧烫伤这五类意外伤害最常见。
急救是儿童意外发生时最重要的解决办法,心肺复苏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抢救呼吸、心脏骤停者生命的医学方法,而黄金急救只有4分钟。据兰溪市妇幼保健院医生介绍,儿童、婴儿胸外心脏按压与成人不同,对于儿童,在心肺复苏时要采用单手或双手,按压深度约5厘米。对于婴儿,在心肺复苏时要采取两手指或环抱法(2人以上),按压深度约4厘米。在给1岁以内的婴儿人工呼吸时,要口对口鼻,且缓慢(超过1秒)地吹气体,胸廓抬起即可,频率在12~20次/分。
儿童是气道异物梗阻易发人群,在玩耍、哭闹、嬉戏、吸食、喂奶时易发生。如果儿童表现出轻度的呼吸道梗阻症状,鼓励其持续咳嗽,直至异物排出。可采取拍背法,即用一只手支撑儿童胸部,排除异物时使儿童低头尽量前倾,便于异物从口中出来,而不是顺着呼吸道下滑,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肩胛骨进行5次大力叩击,背部叩击法最多进行5次。也可采用腹部冲击法,通过抬高膈肌,使肺部气体排出,并进行人工咳嗽使异物排出。不过,对于气道异物严重梗阻者,在处理的同时,还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直接送往医院抢救。
记者 徐桢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