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 加速涌入基建行业
中国“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铁将于2020年1月2日正式确定发行价,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62.86亿股,预计有望成为2020年A股的开年IPO“巨无霸”。专家表示,目前基建股权投资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而随着资本金、专项债等利好政策的发布,多机构预测2020年基建投资将有高于2019年的较快增速。与此同时,同样需要加强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考虑金融机构的融资诉求,从而防控好基建投资风险。
事实上,国务院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已对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等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由25%调整为20%。公路(含政府收费公路)、铁路、城建等领域的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在一定前提下同样允许下调。同时,鼓励项目法人和项目投资方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多渠道规范筹措投资项目资本金。
政策力挺下,多路资金加速涌入基建行业,基建行业“补短板”效果显著。近日,中关村发展集团、贵州中天城投集团、杭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等获批30亿元至60亿元不等的企业债券,用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城投债方面,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30日,2019年我国新发城投债4015只,新发规模33172.99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33.9%。
此外,银行贷款存量仍然是基础设施领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共增加2.2万亿元。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