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的“红狮”,一年时间——
营收增长百亿 排名跃升百位
记者 杨一之
日前,2019中国企业500强发布,红狮集团以2018年451.9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377位,排名较上年跃升100位,营业收入较2017年增长118.9亿元,在金华上榜企业中占据“状元”位置。
在这份榜单中,红狮集团在浙江省43家入围企业中排名第32位、金华市入围企业第1位。在净利润、净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收入利润率、人均净利润、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7项细分指标中均进入前100强,其中净资产利润率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10位、位居浙江企业第二,资产利润率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12位、位居浙江企业第一。
红狮集团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其不断创新的发展思路。1994年,红狮集团董事长章小华等8位股东创办了浙江省第一家民营股份制水泥企业——兰溪市第六水泥厂,投资1500万元建设一条年产10万吨机立窑生产线,逐步完成水泥项目建设、运营、技术、管理、资本积累等,拉开了红狮发展的序幕。至1999年,企业年产能力达到86万吨,总资产达1.36亿元。
进入21世纪后,红狮水泥接连走出兰溪、走出浙江,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型新型干法熟料基地,并投资建设大型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和大型水泥粉磨站。2004年,红狮集团正式成立,通过集团化运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
2007年,可以说是红狮集团迎来的第一个转折点。当时恰逢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收购潮,红狮不但没有将资产变卖,而是奋力扩张,将步伐从浙江拓展到国内众多地区,包括江西、福建、四川等10多个省。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红狮集团开始将国际一流的水泥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带到海外,在印尼、老挝、尼泊尔、缅甸等国家建设5个大型水泥项目。2018年5月,尼泊尔红狮希望水泥有限公司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这也是继老挝项目建成投产后,第二个建成投产的红狮集团投资“一带一路”项目。
如今,红狮集团在全国10个省及海外4个国家有40余家大型水泥企业,产能一亿吨。然而,红狮的“野心”并不仅限于做大做强水泥主业,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建立起了“水泥生态圈”。一方面,发展环保产业,投资2.3亿元建设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系统项目,每年可处置危险工业废物和一般工业废物近30万吨,成为集团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实施“传统产业+互联网”,上线运行水泥电商、供应链仓储、无车承运人、优煤网、供应链金融等互联网项目,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商品。
思路决定出路。从年产10万吨到年产一亿吨,从“灰色产业”到“绿色发展”,从金衢盆地到“一带一路”,从浙江第一家民营股份制水泥企业到中国500强企业,红狮集团的成绩是耀眼的,彰显了稳健的发展步伐和产业实力,也生动阐释了“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的朴素道理。
作为兰溪企业的标杆,红狮集团的发展变化也是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和样本。近年来,兰溪始终坚持“强工兴市”战略,坚持“破”“立”并举、“量”“质”并重,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出台建设长三角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组建工作专班培育五大细分行业,启动全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创建,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引领力、要素配置改革的倒逼性和有效投入的支撑度。2019年1~11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1.0亿元,同比增长5.1%,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工业经济的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老工业基地正在脱胎换骨中担当追赶、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