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春风化雨” 是法官也是和事佬
1992年,凌煊进入兰溪市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马涧、永昌法庭、执行局书记员,民一庭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2019年5月至今,任马涧法庭副庭长。
自2月3日正式上班起,凌煊始终坚守岗位。疫情期间,他白天除了查阅案卷、写判决书、做调解外,还要协助部门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夜晚还要深入社区站好“防疫岗”,做好卡口检查、体温测量、车辆管控等工作。
3月4日,凌煊和往常一样来到法庭上班,虽然仍处于疫情期间,但他的工作丝毫没有落下。从上午9时开始,凌煊就没有空闲过。查看案卷,接待案件当事人,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调解了两起案件。翻看凌煊的手机通讯录可以看到,当天上午,他接听和拨打了10多个电话。在这些电话里,除了和家人联系的两个电话外,其它的电话全都是来自律师和案件当事人。
据介绍,凌煊出了名的爱调解。2011年,他承办的85%案件,都以调解结案。今年,受疫情影响,案件审理不能正常开展。在同事看来,在这个特殊时期,一些不紧急的案件完全可以等疫情过去再进行审理,但凌煊却不这么认为。
陈卸艳告诉记者:“我常常问他,很多案子放到法庭上判决只需要几分钟,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解。他告诉我,对我们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平常的案子,但对老百姓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凌煊总是说,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事情搬到法庭上来解决,能帮他们调解好,把事情处理掉,他们也许会有和好的余地。
在陈卸艳眼中,凌煊是个有“魔力”的人。也许是他和善的微笑,也许是他公正无私的处事方式,也许是他一次次不厌其烦调解每个案件的那种“春风化雨”的态度。经过他的调解,每一个气冲冲跑到他办公室的当事人,总能平和地走出办公室。
“有一次,一个当事人找凌庭长时情绪十分激动,甚至闹得‘寻死觅活’,我们都特别害怕。不料,20多分钟后,当事人却平静地从凌庭长的办公室走了出来。后来,他和我们说,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尽力帮当事人解决好问题。”陈卸艳说。
据了解,2月份以来,凌煊承办案件的移动微法院引入率、应用率和智能送达率都达到100%,共审结案件32件,还办理了42件引调案件,办案数位居全院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