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邀请洪铁城教授作《兰溪古建筑保护的现实意义》专题讲座
记者 杨一之
导报讯 6月29日晚,兰溪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邀请中国婺派建筑学说创立者洪铁城教授作题为《兰溪古建筑保护的现实意义》的专题讲座。
兰溪市四套班子领导陈峰齐、刘成芝、徐建祥、林纪平等参加学习;副市长章丽清主持会议。
洪铁城是建筑学博士、教授、国家级规划专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50多年,出版著作20余本,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曾数十次获国内外大奖及荣誉称号。
1983年起,洪铁城开始致力于婺派建筑的研究,走遍了婺州大地的村村寨寨,记录了金华各地各俱形态、极富内涵的典型建筑。1996年,他正式提出“婺派建筑”这一学术概念。2018年底,洪铁城花费了30多年时间走访考证后撰写的《中国婺派建筑》出版,用近10万字的文稿、500余张珍贵照片,从历史起源、典型代表、文化意义和当下传承等各个维度,以事实为依据证明了婺派建筑这一建筑文化、流派、样式的客观存在。
学习会上,洪铁城详细介绍了婺派建筑的独特地位以及兰溪古建筑的特点。他说,婺派建筑指的是东阳、义乌、浦江、磐安、永康、武义、兰溪和婺城、金东等地的大宅院建筑,不包括三五间的普通民居。在建筑外形、院落空间、厅堂设计、户型结构、装饰风格上,婺派建筑都与徽派建筑截然不同,与全国各地其他传统民居相比也独树一帜。比如从建筑外形看,虽然两派都是粉墙黛瓦,但婺派是对称的五花马头墙,徽派是不对称的屏风墙,粗看一个样,区别是一个像马头高高昂起,一个像屏风缓缓伸展。
洪铁城表示,兰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厚,特别是其中的古建筑,存量和类型都居全国首列,且保存年代久远,是兰溪拥有的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优势。要认识和弘扬包蕴在古建筑当中的兰溪精神以及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理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水平的文化建设工程,促进兰溪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