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 

第05版:古韵兰溪

花园巷解元坊

  汪启淑《兰溪棹歌》第二十九首:“花园蜂蝶舞轻扬,茉莉盈头逆鼻香。只为阿侯多秀慧,劝郎移居解元坊。”诗中原注:花园巷在县北。邑素产茉莉,故戴者甚多,不以为贵。解元坊,在学门西,因胡文善立。

  汪启淑此诗记载了明清时代兰溪的人情风俗。

  花园巷在城北,光绪《兰溪县志·坊隅》:“花园巷,东通思亲桥,西临街”。旧有二酉山房藏书楼,为明代著名文学家、藏书家胡应麟所建,三开间一天井带两厢楼屋,藏书三万六千卷有奇,前有思亲坊,为胡应麟之父、进士胡僖立,后为胡氏住宅。门通胡家巷,旁有古槤树,高接云汉,荫蔽荷池。清康熙间二酉山房后归武进士唐骧家,改名古槤书屋,近年因旧城改造迁建于城区天福山,胡宅拆除。

  花园巷因多大花园得名,盛植茉莉花,街上有卖茉莉花者,妇女多插于鬓发间,或以线串联佩带于衣襟,秾香扑鼻,此情此景,小时也曾见过。花开时节,蜂飞蝶舞,鼓舞轻扬,天朗气清,暖光融融。但茉莉并非真正的闲花,兰溪种植茉莉花,主要是为制作茉莉花茶。兰溪山野多茶树,种茶制茶是一大生计,用茉莉花窨制的花茶香味浓郁,畅销苏杭。窨制花茶自有一套程序,这里就不多说了。

  兰溪的少妇美丽温柔,聪明能干,吴侬软语,风情万种,生下的儿子也聪明俊秀。南朝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汪启淑诗中的阿侯,就用来指代兰溪少妇生的儿子。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既然儿子生得聪明俊秀,何不让他读书,于是劝老公搬家搬到解元坊那边去住,也好让儿子早些受到熏陶,这也是仿效孟母三迁的意思。

  光绪《兰溪县志·坊表》:“解元坊,在学门西,为胡文善立”。意思是解元石牌坊,在县学大门之西,为解元胡文善立。县学即孔庙,东侧有云山书院,自古弦歌不绝,对面就是掛榜山(大云山)。

  胡文善,名善荫,以字行。安徽池州青阳县人,移居兰溪。据光绪《兰溪县志》载: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丁酉乡试中解元,永乐十六年戊戌李麒榜进士,由翰林庶吉士历刑部广西司主事,吏部验封司郎中。科举时代,乡试是指由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明代有南省北省之别,分顺天府、应天府(今南京)两处,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胡文善是兰溪历史上唯一的一名解元,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官府在学宫大门西建解元坊以示表彰。 (陈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