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 

第05版:古韵兰溪

女埠古街揭开千年历史画卷

  初夏时节,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女埠古街绿色成荫,游人纷至沓来。人们或休闲逛街,或欣赏各类别具特色的非遗,或是伫立兰江边饱览女儿埠“金山拱秀 瀫水清流”的别样风情。

  兰溪市女埠街道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第五批非遗旅游景区,也是浙江省3A级景区街道,风光旖旎、人才辈出。

  女埠元代开埠,盛于明清,是历史上金衢兰通往严、杭二州的主要商道,为兰溪三大官道之一。唐代宰相权德舆在《自桐庐如兰溪有寄》曾经用“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这样的诗句描写女埠,这一诗句也成为了传世的名句。

  走进曲径通幽的老街,仿佛踏入了历史的画卷长廊。抬头是斑驳的灰墙青瓦,低头是错落有致的青石。古街临江而立,南北贯通,长1460米,宽约4米,路面鹅卵石夹青石板。巷弄临街而设,呈“非”字形,二十六条巷弄通连江边观音阁码头、塘报码头、邵家码头、水神码头、草堂码头、洪记码头。

  众多码头是女埠悠久历史的见证,尤其塘报码头更是彰显了女埠历史上钱江上游重镇的凛凛风范。女埠街道渡渎村明代理学名臣章懋在《待渡亭记》这样记载女埠明代的繁荣:“平渡(女埠)一镇,商旅所集,百货所聚,盐业最多,关津在焉。四方舆马经行,负担之往来,日以数千,居民数百家,咸以货殖为业。”

  自唐咸亨五年兰溪建县后,依托便利的水运,女埠在南宋至建国初期的六七百年一直有着“乘传之骑,漕输之楫,蹄相劘而舳相衔”的繁华景象。女埠古街鼎盛时有百年老字号商店上百家,商铺多为二层木结构,相互对峙。

  古街“美丰”、“义丰”、“敦豫”三大酱坊生产“三伏酱油”销往全国;知名七家酒坊生产的“濲溪春”美名驰誉。街坊中,铁匠、木匠、竹匠,石雕、木雕、砚雕技艺名满江南。

  走进邵家巷,巷子里的巡检司旧址和盐公所又把人的思绪拉到历史里。女埠在明代曾设巡检司,及至清代,政府“为稽查衢属之江、常、开等县引盐”,在此设立盐公所,查验过往盐商,稽征盐金,“凡江、常、开运盐到此,须换小船,特设公所以备雇运”。

  穿过邵家巷,就到了邵家码头,放眼望去金华山迤逦而来,白云随意舒展倒影在碧绿的江水中,女儿滩上草木葱茏,蓊蓊郁郁。还有码头上的女埠诗词墙画,逼真的浣纱女白色雕塑,构成了一副淡淡的水墨画,让人心旷神怡,心神骀荡。

  女埠老街,就像是一杯醇酒,承载了历史的积淀,深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漫步古街,有如老酒般“回味悠长”,仿佛在与历史隔空对话。

  记者 徐桢瑾 通讯员 姚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