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0日 

第07版:专版

立体的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是儒家论理思想。孟子云:“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主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兰溪旧时建筑如何体现“仁义礼智”,下面分别论述。

  “仁”的物化体现

  “仁”,指人与人应该相互敬爱。体现在居住的房屋里,有高低大小适当的比例尺度,有粗细宽窄恰妥的梁架门扉,有色彩质感宜人的局部装饰。兰溪旧时民居,小规模的户型,小尺度的天井。精雕细刻的木雕、砖雕,亲切、温馨,处处透岀仁爱。

  兰溪的诸葛村、长乐村、芝堰村,老街小巷纵横交错,粉墙黛瓦的住房鳞次栉比,街坊邻里见面都认识,坐在一起拉家常、哄孩子,亲如家人。这就是《论语》中的“里仁之美”:“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

  “义”的物化体现

  “义”,做有情有义的人,做有情有义的事。古时的义仓、义田、义庄,为防饥荒而设置的粮仓、安排的农田与庄园。还有为村里孩子读书识字办的义学。

  兰溪保存的饥食堂、公屋、书院、学堂和众多桥梁、路亭、堰坝等,就是古时践行义举的标本、证物,极为难能可贵。

  “礼”的物化体现

  “礼”,是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礼”其实就是规章制度。兰溪旧时建筑如何体现“礼”?兰溪方方整整、规规矩矩的三间对合、三间半合民居特别多,其实就是遵守朝廷制定“庶民宅舍不过三间” 的规定,就是遵纪守法、体现讲“礼”的证物。其空间秩序与结构模式,似同一条条写得明明白白的家训、族规、民约。所以说,古建筑其实是立体的道德规范。

  “智”的物化体现

  “智”,《辞海》注:智慧,智谋。有句成语“智圆行方”,解释“智虑要圆通灵活”,而“行为要方正不苟”。

  在建筑中体现“智”,是兰溪人的一个强项。这方面实例甚多,例如在祠堂建筑中,用聪明才智创造了“回”字形平面和后凸形平面,为他处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