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2日 

第10版:教育发展大讨论

学在兰溪 创品质兰荫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力以赴抓好专项巡察整改工作,着眼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着眼于推动教育发展现代化,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根据兰溪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兰荫中学开展了以“学在兰溪、创品质兰荫”为主题的教育发展大讨论。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从两个阶段来组织本次教育发展大讨论。第一阶段为9月至10月底,学校召开校级班子成员专题讨论会,聚焦教育局提出讨论的5个方面,根据学校发展现状,剖析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兰荫中学“学在兰溪”大讨论的方案》。随后,各教研组分别开展集中讨论,学校班子成员到各教研组指导并参与讨论活动。第二阶段为12月初到12月底,活动主要以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学在兰溪、创品质兰荫”大讨论动员,然后分线、分块开展大讨论。每位老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撰写“学在兰溪”大讨论心得体会。

  本次大讨论活动聚焦“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使学校作业校本化进一步精准化;如何发挥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如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杜绝教师酒驾、赌博、违规办班、有偿家教、校外兼课等违法违纪行为;如何构建更加开放、相互理解的家校合作制;如何改进县管校聘运行机制,使其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等七个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大讨论,就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形成以下共识:

  精细学校管理,以目标求提高

  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实行个性化的年级部管理模式;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学期初制定相关的班级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期末进行跟踪评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智慧课堂建设,努力构建“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高效教学课堂模式;推进“党建+”深耕式教学,设立党员教师教学示范岗,开设名师骨干示范课,实行“推门听课”,借助“外脑”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行靶向精准辅导,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对学困生、德困生实施党员结对帮扶,对重点边缘生、临界生开展课任老师一对一或一对多辅导;推行学科周测制,对重点知识进行滚动呈现,进行精准靶向纠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落实作业校本化,以实干促进步

  要真正让校本作业落地,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在暑假、寒假分别开展教师专业校本化培训;强化备课组的凝聚力,以备课组为单位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完成;注重校本作业的规范化、时效性和针对性;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在学校层面严控学生课辅作业的征订。量化校本作业考评标准,对有价值的校本化作业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对有突出的教师个人或团队,在评优评选评职称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强化名师引领,以先进促成长

  借助蒋文华、董锡芳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开好示范课、公开课,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鼓励青年教师主动钻研业务并积极参加各类业务比赛,使青年教师在成长中收获快乐和荣誉,建立青年教师成长考核机制,有效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教师;加大对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引领教师团队整体发展。

  提升教师归属感,以温情促激情

  加大对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教师午休、用餐环境,积极开展教师团建活动,让每个兰荫人有家的归属感;深入完善教师薪酬分配制度,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地奖励,真正切实提升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优化工作机制,通过引进非编制教师、知名退休教师等措施,增加教师人数,缓解教师编制总体紧张问题,让老师有更多自我思考和钻研的时间,增强工作积极性。

  优化县管校聘,以公平促和谐

  坚持以德为先、以能为准的原则,让德才兼备、能绩突出的先进、优秀人员脱颖而出;讲究制度规范化、操作细致化,从行政、班主任、优秀教师、课任教师等多个维度进行多方面考核,让选拔更有温度,让教育更走心。

  加大宣教力度,以规范促文明

  加大违法违纪行为宣教力度,加强政策法规教育,让老师们知法懂法守法,敬畏学习“三条高压线”和八项注意;特别是对于违规补课、课外开班等行为加大惩戒力度,不是点到为止,也不能区别对待。严重者可以开除公职。

  聚焦心理健康,以赋能促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更是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努力的成果,为此我校开展“三室合一”特色课题研究,该课题为浙江省级规划课题。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新建兰荫中学心理活动中心,实行专人专日负责制,每班设置心理委员,成立“阳光使者”,做学生身边的小天使;开办家长学校,提供家长学习的平台,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

  通讯员 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