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下沉,看病“不用跑”,永昌吴女士——
20多年的老毛病在“家门口医院”治好了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这段时间身体感觉还好吧,有没有什么问题?”“身体恢复得很好,整个人感觉都不一样了,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说我变化很大……”昨天上午,吴晓嫄来到兰溪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永昌院区进行复诊,她怎么也没想到困扰自己20多年的毛病竟然能在家门口的医院治好。
吴晓嫄今年52岁,家住永昌街道高端村。去年下半年,她陪同家人去永昌院区看病,刚走进大厅便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根据临床诊断经验,我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这是一名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出于医生的角度,我上前询问并建议她做检查。”蓝小春是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一名主任医师,当天正是他在永昌院区门诊坐诊的日子。
蓝小春的这番话,吴晓嫄并未放在心上。“我身体确实有毛病,20多年了,检查没少做,药也没少吃,杭州、上海大医院跑了不知道多少次,都查不出是什么问题,病情也没有好转,这些大医院都治不好,难道我还能在永昌这个小医院治好?”吴晓嫄说。
几个月后,吴晓嫄在家人的劝说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永昌院区找到了蓝小春。“看到她我还挺惊讶的,没想到会来。”蓝小春告诉记者,经过检查和诊断,发现吴晓嫄贫血严重、浮肿厉害,多项检查指标不正常,确诊患有原发性甲减。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吴晓嫄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身体状态也基本恢复正常。“我是真的没有想到,20几年的老毛病竟然能在自家附近的医院看好,真的非常感谢蓝医生。”吴晓嫄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基层医院没有足够的能力,看病只想着往城里或外面跑,却没想到专家就在家门口。
吴晓嫄这样的就医体验,如今已成为兰溪基层老百姓看病最真实的感受,基层医院只能配药、看不好病这样的“旧”观念也正被逐步打破,基层群众的就医信任度有了极大提高,这也是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好处。
自开展医共体建设以来,作为牵头成员单位之一,兰溪市人民医院医共体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通过加强分院的特色学科建设和同质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在分院设立全科、专科联合门诊,定期安排总院专家坐诊,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医共体院区,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门诊,看病“不用跑”。
据了解,目前,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共派出36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坐诊各院区。去年,10家院区全科、专科门诊就诊9414人次,同比增长131.70%;总院专家赴成员单位工作1184人次,同比增长77.51%,其中服务门诊病人10374人次,同比增长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