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第07版:万象

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

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论文致谢看哭全网

  “冬天脚上长满冻疮,夏天暴雨打湿衣服”“大学时勤工俭学,靠自己负担了全部学费、生活费”……近日,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陈时鑫撰写的毕业论文致谢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在致谢中,他回忆了多年艰辛的求学路,真情实感令人动容,不少人将之称为“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

  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陈时鑫讲述了大凉山农村娃娃用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陈时鑫1999年出生于四川凉山州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的他常常在田里帮着妈妈做农活:插秧、拔稗、割谷、喂猪……“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农活之余,他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并顺利考入县城的中学。

  为了多省一点生活费,他选择食宿在家,早上从家骑车出发上学,中午再骑回去做午饭,午饭后匆匆忙忙骑去学校,晚上八点又回到家。冬天早晨的风如刀割,他的手脚长出冻疮甚至开裂,夏天暴雨打湿衣服书包,他的鞋子里灌满雨水。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被你看见。”陈时鑫说,少年时的经历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他也得以在求学路上逐梦前行,从“听不懂”到成绩名列前茅,他想为祖国芯片发展贡献力量。

  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怀着走出大山的愿望,陈时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一所重点高中,由于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极不适应的他一度感到自卑。“刚到时,和同学差距不是一点点,甚至听不懂英语老师上课的口语。”短暂消沉后,他抓紧一切时机学习,用学长用过的辅导书练习,课下与老师反复请教沟通,一点点突破,一点点进步,他的成绩从前十逐渐稳定在前三,多次考年级第一名。2018年,陈时鑫顺利考入南京大学,并选择了心仪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他说,设计出镌刻着自强不息精神的中国芯片,“立自强志,强中国芯”是自己一直的信念,“芯片是一个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关键,我希望能够攻克芯片难题,为祖国芯片研发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四年期间,陈时鑫综合评价均为优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先后获得栋梁特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四川商会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学生标兵、杨蓝云领导型人才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人民奖学金社会工作奖等多项荣誉,并在本学年获评栋梁奖学金与南京大学年度人物。

  靠着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他支付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曾受益于资助的他愿传递爱心。“求学之路走到今天,离不开家人对我学业的支持,老师的耐心教导以及好心人的帮助。”陈时鑫说,自己曾受益于一个公益组织,一位好心人连续多年对其资助,至今,他们依然保持着书信联系,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毕业季,陈时鑫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他将在芯片自动化设计领域深造。“别人帮助了我,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等我真正有能力的时候,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破土成花。然后我就会去帮助别人,或者说也在别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