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9日 

第06版:城事·市井

兰溪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让艺术像月光一样拥抱校园

  记者 蒋宇欣/文 方 昊/摄

  导报讯 “以前只知道有这么一项非遗,经过系统学习后,让我喜欢上了摊簧。”近日,在兰溪市兰花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兰伊杭和同学们一起手拿快板,演唱了一段摊簧《兰溪嬉嬉·八卦奇村》。

  这是“兰花花儿开”艺术普及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去年以来,兰溪市文化馆联合教育部门,依托“兰花花儿开”艺术普及进校园活动,每周为青少年开设艺术课堂,同时持续推进非遗教学常态化。

  兰溪摊簧是一种古老的坐唱曲艺形式,文辞典雅,演唱讲究字清腔纯和字正腔圆,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为了能更好地将摊簧文化播撒在青少年心间,市文化馆充分挖掘兰溪美景、美食、非遗、名人等地方文化元素,创编完成兰溪摊簧少儿组歌系列乡土教材之《兰溪嬉嬉》9首新儿歌。“进校园,不光是进校园表演,而是要创新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让孩子们更为直观地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该馆工作人员赵必丹说,希望通过艺术普及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全面发展。

  近年来,兰溪市文化馆积极探索公众服务新模式,尤其注重向青少年群体延伸服务触角,坚持文化资源、社会资源整合优化和统筹利用,初步形成以“数字化+美育艺术普及+文旅融合”的文旅服务一体化格局,构建“课程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青少年美育工作机制,为营造兰溪市青少年美育全面参与的良好氛围做出努力。

  据悉,2022年春季,市文化馆分别开设了民族民间舞、国遗摊簧、男子中国舞和摄影等课堂,共计授课52次104课时,参与学生达196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