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酷热高温,需谨防“热射病”
如遇中暑,可采取“一移二敷三饮四擦五降”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7月10日以来,兰溪已连续5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连续酷热高温,“热射病”等中暑病例也在攀升。医生建议,广大市民要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长时间户外工作者,要谨防“热射病”。
何为热射病?通俗地讲,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据兰溪市中医院医生介绍,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据介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型。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病人,经过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所以,一旦遇到中暑病人,不要过于慌张,可采取“一移二敷三饮四擦五降”这一急救方法。
一移,即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二敷,即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帮助患者冷却体温。三饮,即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四擦,即因高温、高湿、无风造成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五降,即当体温高达40℃以上,中暑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面对热射病患者,救治要遵循快速、有效、持续降温,迅速补液扩容,控制躁动和抽搐,同时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给重度中暑的病人喝水。因为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如果这时候你再给他喝大量的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使病情加重。
那么,预防中暑,我们能做什么呢?
首先,要做好防晒准备,保持凉爽。夏季应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到早上或晚上天气相对凉爽的时候,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休息,注意调整运动强度。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休息。
其次,要科学饮水,合理膳食。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要做到随时随地补水,不要饮用过量的冰饮,户外工作或运动时要注意补充盐和矿物质。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普遍会下降很多,这时我们更应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避免高热量、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最后,要掌握急救措施,常备防暑药物。平时要学习一些中暑的预防和救治知识,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