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百万不是梦
冯建忠:交出乡村发展的“佳泽坞答卷”
记者 徐正达 实习生 陈 典
导报讯 “蜜梨成熟了,认养人可以过来采摘了。”“自己不方便来采摘的,我们可帮忙快递。”……这两天,兰溪市黄店镇佳泽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建忠忙着在“佳泽坞蜜梨基地认养人”微信群里通知认养人采摘蜜梨,他担心时间长了会影响蜜梨口感,甚至导致落果。
冯建忠于1994年12月入伍,在广东佛山当一名消防兵,1998年12月退伍。“部队是个大熔炉。到了部队后,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我,一步步成长了起来。”冯建忠表示,当兵的经历对他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既磨练意志,也锻炼根骨。哪怕现在退伍了,军人独有的意志依旧深深刻在他的骨子里。
佳泽坞村曾是个远近闻名的“空壳村”。2014年9月,冯建忠当选佳泽坞村党支部书记后,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村消薄增收,成了他的头等大事。
为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面貌,2017年,冯建忠带领村两委,依托山地资源优势,采取“引进来”的发展方式,积极探索“产业消薄”模式。冯建忠利用村里的110多亩闲置集体土地,从省农科院引进早熟蜜梨“翠玉”,带动全村60%农户种植,然后以“党建+认养”的模式打开销路。2021年,佳泽坞的蜜梨产量达4.25万公斤,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3万元,有效破解了资源少、资金少、人员少的“三少”难题,充分激发了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交出了从“弱”到“强”的乡村发展“佳泽坞答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佳泽坞村从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沟,变成蜜梨产业特色村,这其中离不开冯建忠的掌舵。而在这当中,冯建忠的从军经历产生了积极影响。
据村民介绍,刚栽种梨树那两年,为了方便看护幼苗,冯建忠发扬军人不怕吃苦的精神,带领村两委班子把办公地点搬到了梨山上,每天吃住都在办公地点。同时,他突出党支部的组织功能和引领作用,将主题党日活动现场也搬到了蜜梨基地,鼓励党员主动领岗参与梨园日常管理,走入田间大棚参加义务劳动。从刚开始的党员干部带头干,到村民围观党员干,再到党员村民一起干,村集体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减轻了发展期的压力。
“今年翠玉梨的收成还可以,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100万元左右。”冯建忠表示,目前,全村的翠玉梨种植面积有260亩,但还是太少。接下来,他想继续扩大生产,将种植面积扩大到800至1000亩。同时,利用线上销售,把佳泽坞村的翠玉梨卖得更远,卖得更好。
考虑到千亩梨园的种植难度较大,冯建忠想继续引导村民种植梨树,等村里经济更上一层楼以后,从原来的发放补助变成免费给村民发放苗木,让他们一起来种植翠玉梨,从而实现“兴一个产业,活一村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