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5日 

第04版:平安兰溪

创文艺作品 护天下无毒

非遗传承人朱兰庆的禁毒之路

  记者 徐正达

  连日来,在柏社中心小学、柏社中学校园里,兰溪市禁毒形象大使朱兰庆和市禁毒办工作人员一起,带领同学们观看禁毒展板,分发禁毒宣传手册,通过集体签名和禁毒宣誓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防毒拒毒意识。

  作为一个小吃店老板,当初朱兰庆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参与到禁毒宣传工作中。“2006年,我第一次拿起DV,是为了帮一位身患尿毒症的女孩。”朱兰庆说,开小吃店前,他一直在摆摊卖鸡蛋馃。在摆摊过程中,他认识了一对母女,其中,女孩身患尿毒症却依然顽强生活的样子,令他动容。于是,朱兰庆突然想用DV镜头记录这位坚强而艰辛的女孩,让更多人一起来帮助她。

  “我学历不高,也不会专业摄影技术,器材是一台家用小DV,凭借满腔的热情,忙活了一周,跌跌撞撞完成了我的处女作《我相信明天会有阳光》。”回忆起当时的“头脑一热”,朱兰庆告诉记者,当时那部片子拍得很不专业,但情真意切打动了很多人,巧的是,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12套举办的“平安中国平安家园”DV比赛中获得人文关怀三等奖,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许多被感动的陌生人都纷纷为患病的女孩捐款,募得善款7万多元,帮助女孩度过了一个无钱血透的生命坎。

  一次小小善举,让朱兰庆发现镜头可以凝聚爱心,能帮助他人渡过难以跨越的难关,迸发令人意想不到的公益之力。于是,他在忙于生计的同时,挤出时间学习摄影技术,拍摄视频,追寻自己的梦想。

  四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兰庆参加了兰溪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禁毒公益视频拍摄工作。在拍摄过程中,他目睹了吸毒人员惨不忍睹的现状,聆听了吸毒犯罪触目惊心的案件。为了帮助青少年认识毒品的危害,引领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朱兰庆决定创作自己最擅长的文艺作品,以动态表演的方式向社会宣传毒品的危害,呼吁全社会抵制毒品、远离毒品。

  2018年,朱兰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拍摄了禁毒公益微电影《解脱》。该片讲述了赵阳在朋友的怂恿下,一步步陷入吸毒深渊,走上贩毒道路,最终被抓捕、判刑入狱的故事,深刻展示了毒品的危害,警示教育公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在镜头之外,2012年,朱兰庆自筹资金,组建了兰庆草根艺术团。据统计,自该艺术团成立以来,连续举办了7届草根才艺大赛、7届草根春晚、50多场在乡村文化礼堂演出的“村晚”,还组织团员去敬老院、部队、工厂、社区演出60多场。

  此外,朱兰庆还参与策划导演了4场禁毒宣传文艺晚会。有一次在演出的现场,一位观众拉住朱兰庆的手说:“你们多来演出,我们就不会觉得无聊。”对此,朱兰庆也认为“人们为什么会去吸毒,我觉得精神空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说,他创作文艺作品,送文化下乡,就是为了不断丰富兰溪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目前,在朱兰庆的感染下,草根文化志愿者已经发展到150多人。

  朱兰庆用自己的力量积极为兰溪禁毒事业做贡献,2020年,他被聘为兰溪市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接下来,他将继续依托禁毒文艺舞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禁毒题材作品,为青少年系好“禁毒”扣子,拿起文艺武器向毒品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