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第05版:关注

新形势下,普通市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市疾控中心倡议:做好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宝龙广场入口,曾经设置的查验岗已撤离。

首批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医生在做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上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这次被称为“新十条”的防控优化措施,是在“二十条”发布后不久出台的,它聚焦优化、强调精准,对百姓关心的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管理,高风险区的划定封控,老年人疫苗接种和群众就医用药保障及学校疫情防控和涉疫安全保障等防控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新十条”发布以后,兰溪在疫情防控方面有什么变化?个人需要如何加强自身防护?

公共场所不再需要扫码

据“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今天零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消息一出,迅速在朋友圈刷屏。这一诞生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出行必备”,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意义重大。此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从一个地方顺利到达另一个地方。而现在,这个决定权更多地交还给了个人。

近三年来,行程卡助力民众安全出行,在“追阳溯阳”、排查风险、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调节和平衡的作用。行程卡应需而生,适时而终,既符合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也顺应了个人信息保护和便民出行的具体要求。

除了行程卡外,记者了解到,优化后的“新十条”防疫政策明确规定: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居家隔离。

政策出台后,兰溪对管控措施也相应地进行了优化调整。前两天,记者在宝龙广场看到,原先入口处设立的志愿者查验岗与测温设备已经撤离,进入商场不再需要扫码。不过,市民进入商场都自觉带上了口罩。

在兰溪市中医院、人民医院、红十字医院等地,记者进入其中需要出示健康码,且需要测量体温,同样需要佩戴口罩。

不过,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结合疫情防控现状和医院实际,为满足广大市民就医需求,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该院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即日起,凡进入院区的人员,在规范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的同时,须出示健康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就诊需求的市民,请提前进行核酸检测。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新十条”中,疫苗接种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除了强调坚持应接尽接原则,更将老年人接种放在重中之重,提出要“聚焦提高60岁到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不仅能有效保护个人健康,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有助于早日构建群体免疫屏障。要做到“应接尽接”,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低,往往有基础性疾病,更应当重点防护。

在疫苗接种方面,记者了解到,兰溪首批吸入式新冠疫苗已于12月9日在兰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接种。当天,闻讯而来的21位市民,排队接种了吸入式新冠加强疫苗。

继续坚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市民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兰溪市疾控中心倡议:广大市民要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符合条件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要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经常出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员,要每3天主动检测核酸一次;省外来(返)兰人员,倡导到兰后前三天居家自我健康监测,如需采样请走黄码人员通道单管单采,三天内避免或减少聚餐、聚会和进入公共场所;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样症状的市民,请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普通市民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教所所长金薇建议,市民需要积极接种疫苗,这样不仅能有效保护个人健康,也有助于早日构建免疫屏障。对于普通人,外出时需要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尽量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公共区域的门把手、电梯按键、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此外,大家还要做到勤洗手、外出时戴好口罩、常通风、不聚集。均衡营养,适当休息,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记者 沈冰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