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乱投、污水乱排、电动车乱停……
“城中村”变“城中景”,要从破陋习开始
记者 童 茜
导报讯 近日,记者走访了兰溪市区外董村、溪西村两个城中村,发现乱象不少。
在外董村的垃圾分类亭外,记者看见两编织袋的垃圾直接堆放在地上。亭内的垃圾桶桶身外部有污渍,因未合上桶盖,招来了不少蝇虫,走近时还能闻到一股臭味。各类垃圾桶内,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混投问题突出。一位村民提着一捆废弃网纱径直走向垃圾分类亭,将原本属于其他垃圾的网纱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
在外董村,家家户户都配有垃圾分类桶。但随意打开几处垃圾桶,发现厨余垃圾桶里装满了塑料袋、一次性餐盒、餐巾等其他垃圾。而垃圾分类不到位、分类桶缺失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在溪西村,记者看到集中晾晒区里,有村民直接把衣服挂在了电线上,不仅影响村容村貌,长期晾晒还可能导致电线破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私搭乱建、污水直排、空中线缆杂乱、电动车随意停放等现象也比比皆是。
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在城中村生活,我们既能体会到城市发展的便捷,又能感受到朴素简单的乡村氛围。但实事求是讲,城中村也是推进文明创建的难点所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进一步破除各类旧俗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严防“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的现象发生,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只有这样,“城中村”才会变成“城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