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己 相信自己
这份考前心理调适指南请查收
记者 童 茜
一年一度的高考进入一周倒计时。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用科学的方法迎接高考?昨天,记者带着问题咨询了兰溪市第一中学心理老师兼兰溪市心理健康教研员洪旭霞。
洪旭霞说,高三学生的社会意识已经接近成熟,随着备考时间的减少,其在思想压力和心理方面的波动会比较突出。“考生主要会出现盲目信心型、担忧焦虑型和自我放弃型三种类型。”洪旭霞说,目前阶段,成绩中等偏上的考生出现担忧焦虑的情况最多,且心理压力最大。
担忧焦虑型的考生容易出现哪些心理症状呢?洪旭霞表示,这类考生常表现为对过去不上不下成绩的纠结、对当下事物联想太多和对未来的忧心忡忡,导致越着急越学不进去。除了自身因素,这些心理症状还可能来自社会家庭给予的压力、同学之间的比较等。
“考生如果觉得自己出现静不下心、浮躁不安等情况,首先要正确认识情绪,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症状,只是一种心情干扰。”洪旭霞告诉记者,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当前考生最需要明白的。在此,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供广大考生家长参考。
回归问题本身,拒绝过度联想。现阶段完全“摆烂”是不可取的,考生应继续保持有序的学习节奏和适度的做题量。如遇到做不出的题目,不必因此产生过多负面联想,关注解题或寻求帮助即可。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
适当运动可以保持心情愉悦。平常可以每天保持30分钟的体育运动,促进体内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呼吸调节、正念冥想、肌肉放松等方法调节身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不添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家长也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关注、唠叨等,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家庭环境。
“接纳自己,甩掉心理包袱,坦然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相信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考生们最终一定能收获人生最美好的果实。”洪旭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