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师培养
新加坡教师的素质好,薪酬待遇高,社会地位也非常好,这在全世界也是小有名气的。但是一直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这次有机会到新加坡零距离接触他们的教育生态,自然就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严管入口:教师的成才起点
在新加坡只有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是负责所有新加坡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它相当于集合了我们中国各类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功能。
一名新加坡公民如果要想申请教师资格,是有严格的规定的。首先是大学本科期间的学业成绩,要求综合成绩必须在全年级的30%。据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程元善教授介绍,新加坡教育部对老师要求很高,如果达不到这个成绩是不会同意申请的。其次是教育部专家面试。教育部会抽调一部分教育专家对所有申请人员进行审核、面试,然后到学校做6个月的合约教师,以确定教师是否适合这个岗位。如果通过了,才能成为国立教育学院的带薪学员,也就是一名预备教师。最后是参加入职前的专业学习。申请通过的预备教师按规定在国立教育学院接受16个月的教育理论培训和实习。学习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考核合格以后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当然,也有部分教师是国立教育学院直接培养出来的,但是同样要在培养前做6个月的合约教师。
所以,新加坡的多数教师都是先大学毕业再入行的,而不是像我们国内直接从师范院校毕业参加工作的。这就决定了新加坡教师既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又有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毋庸置疑,高起点的准入要求和丰富的学术背景,对培养高品质的人才非常重要。
重视培养:教师的成长之路
新加坡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和我们中国一样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在职培训课程,形成了一套注重实效的培训体系,并给予相关的保障。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年至少要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培训。培训的课程由教师进行自由选择。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缓解教师的工学矛盾,新加坡推行了“辅助教师计划”,增加学校人力津贴,用于学校聘请文员、专家,以及召回部分退休教师。并且开发了“学校资讯舱”,来为教师提供服务。而且新加坡鼓励教师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进修。据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程元善教授介绍,进修的费用绝大多数都由教育部负责,教师只需要支付仅有的500新币即可。这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新加坡原教育部长陈振声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未来意识,新加坡还规定教师每五年必须至少有一次学习课外技能,类似于我们浙江的教师90学时培训。但这些技能可能不是教师直接的教学技能,比如急救等。但是通过这样的培训,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视野。
分类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加坡和中国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教师的培养管道结构。根据教师的不同才华、能力和志向,按不同的发展轨道进行培养。现行的培养结构主要包括:领导管道、教学管道和高级专业管道。如果你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共同成长,教学管道能让你不断进步,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有经验的教师。同样,如果具有领导能力,领导管道会让你在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处于领导位置。相比而言,我们国家在2012年左右也提出了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并随后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文件。虽然我们教育部提出校长专业标准已经十年了。但是整体上落实还不是很到位。整个培养体系,个人觉得新加坡的培养体系更加规范一些。
新加坡的校长经过教育部面试通过之后,在上岗前必须要到国立教育学院参加一个领导发展课程,课程为期九个月,之后要到学校跟岗学习一个月。所有课程完毕之后,经过讲师和督学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被安排担任校长岗位。在新加坡,教师属于公务员序列的,而校长被称为“超级公务员”。 兰花小学校长 黄常清
教育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