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里的趣味人生
八旬老人写下80余万字养老院日记
一台平板电脑,一个安静的房间。每天,八旬老人汪培芙都会花几个小时写日记。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把在养老院里的所见所感、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都写了下来,总字数超80万,也由此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写日记是对自己的修炼”
轻松的笔触、风趣的描绘,在汪培芙的日记中处处可见。这篇题为《镜子》的日记,则记录了她和养老院一位90岁老人的对话——“我问她究竟多少岁知不知道?她很干脆地回答我不知道,而且告诉我,这些事我都是交给娃儿来管,我又问她娃儿有多大?她说我有多大都交给他们管,我还管他们多大?让他们自己去管。实在太妙了!我恍然大悟,原来长寿之秘密,竟然是忘记自己的年龄。”
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乐观发掘其中积极的一面,是汪培芙日记的主基调。
在养老院生活,老人们难免会有一点小摩擦。汪培芙有一篇日记,就讲述了她和王婆婆因一点小事发生的不愉快——“怄不怄气,不在于这句话的重量,而是听话人的心情,心情不好时,把一句好话理解成坏话,心情好时把别人骂你的话,理解成好话。”
“我通过写,把以前很不好说的话说出来了,这个盖子也就揭开了,真的是敞开了心扉。”汪培芙说,“能够给别人一点启示,我觉得就达到目的了,写日记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修炼,我现在就学会了怎样从牛角尖里面退出来。”
一本日记,让母子的心更贴近了
汪培芙今年84岁,退休前曾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2018年老伴去世后,她开始和子女一起生活。儿女们虽然孝顺,但毕竟有工作要忙,时常一个人在家的汪培芙感到有些孤独,仔细思量后,她决定去养老院生活。
来到养老院后,汪培芙感觉自己“像是重返校园”。和同龄人一块吃饭、一起锻炼,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到舒心惬意。
不过,对汪培芙的子女来说,年迈的母亲离开自己的视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有些担心。为了让子女了解自己在养老院的生活,汪培芙从2021年3月开始写日记。从最初简单记录一日三餐、生活起居,到后来分享养老院的故事、回忆年轻时的经历,她的日记内容越来越丰富。
汪培芙的儿子表示,自从父亲去世后,感觉母亲的话越来越少,但后来才知道,其实母亲很想交流。“通过日记,我们掌握了她的想法和需求,我们的亲情升华了,心和心更近了。”
文字点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汪培芙的儿子把母亲的日记陆续发到了家人群和朋友圈,没想到读者越来越多。
养老院的同伴们都追着她更新日记,汪培芙多年前的学生也成了她的忠实粉丝。不同的人读汪培芙的文字有着不同的感悟,一篇篇日记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小期待。
除了线下的读者,汪培芙的日记还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有些粉丝,我到现在都不认识,但是我们谈得很亲热,也有那种跟你唱反调的人。”汪培芙说,“我还喜欢有反面意见的,他们对我来说帮助很大。说起来都是鸡毛蒜皮,但是鸡毛蒜皮里面也有它的道理。”
写日记,让汪培芙有了更多的朋友。她在文字世界中畅游,把细碎日子里的意趣,化作充满诗意的话语,点亮了自己,温暖着他人。
目前,汪培芙已经完成766篇日记,共计80余万字。
“我生活中每一次遇到坎坷困难的时候,写完日记之后就是一种解脱的心情,觉得一点都不孤单了,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汪培芙说。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