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第07版:万象

学习流于形式,加重家长负担 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

近日,全国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打卡一事引发网友热议,一度冲上热搜。起因是上个月底,福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称,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学习任务,严禁以口头、公示栏、微信等任何方式通报或公开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情况。厦门、成都、济南等地也紧随其后发布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

一直以来,“强制打卡”被家长看作是“形式主义”,同时,家长们也认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安全教育平台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认知。那么,全国多地叫停“强制打卡”后,如何更好地给孩子们普及安全教育知识?

记者搜索发现,在安全教育平台APP内,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年级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课程设置,既有技能训练,又包括专题教育,涵盖众多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领域知识。所以,长期困扰家长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流于形式的打卡任务。

10月30日,福州叫停“强制打卡”,之后厦门、泉州、成都、济南等多地陆续响应,纷纷发布通知叫停“形式主义”的打卡行为,引发家长热议。

福州的学生家长宋女士11月20日告诉记者,之前每过一两周,群里就会收到老师的通知,让家长和学生到安全教育平台上打卡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取消打卡后,学校会在课堂上进行安全教育。“对我来说是比较好的,因为平时都是我帮孩子在做,其实孩子没有真正参与到平台的学习中。打卡取消之后好像说老师会以上课的方式,比如说在班会课上或者是安全教育课上,把平台里的相关内容以课件形式向学生授课。我觉得这样的话,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而不是家长在一味地为应付打卡而打卡。”宋女士说。

泉州的林女士说,她认为平台上呈现的安全教育知识对孩子很有益处,只是“强制打卡”几乎让孩子零参与,反而自己成了“困在茧中的虫”,被频繁打卡压得喘不过气。“安全教育的话家长是一定要去做那些题目,谁完成谁没完成老师都知道,如果没完成老师就会一直在群里提醒让他们去完成。”林女士说。

林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强制打卡”不单困扰着学生家长,也同样困扰着学校老师,老师除了正常教学任务外,收到的非教学任务也很多,比如视频学习打卡、截图拍照上传、填表制表等等。 据中国之声